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综合  >  科教·就业  >  科教
搜 索
嫦娥二号背后的“哈尔滨制造”
2010-10-08 09:43:20 来源:生活报  作者:王伟琳 丁宁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0月8日讯 6日,嫦娥二号结束了五天的奔月之旅,成为我国第二颗月球卫星。实现登月梦想,我国又向前迈进了一步。从无处不在的胶粘剂到核心系统的轴承零件,从铝合金筋骨到支撑天线的轻巧展开臂,嫦娥二号卫星应用了多项哈尔滨的科研成果,这些“哈尔滨制造”展现了哈尔滨雄厚的科研实力。7日,有关科研人员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看到应用了本单位新研发成果的卫星升空,觉得十分骄傲。

  东北轻合金有限责任公司 制造“嫦娥”筋骨越轻越好

  民间传说的嫦娥奔月姿态轻盈美丽,当初嫦娥二号卫星制“筋骨”时也要求越轻越好。

  嫦娥二号卫星的筋骨——长三丙火箭使用的大量铝合金板材、管材、型材、棒材、线材以及锻件等都是由东北轻合金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的。该公司提供了此次火箭和卫星所需铝镁合金材料的绝大部分,其制备技术代表了当今世界铝合金加工工艺的顶尖水平。

  东轻技术部副主任王国军说,嫦娥卫星需在太空中长时间停留,这就对材料的组织、性能、尺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强度、抗疲劳、抗高温等性能。火箭、卫星所需的铝合金材料要求保证高强度前提下,越轻越好。“研发中,最难的就是保证材料质量的稳定性。要保证稳定性,生产组织、常规性能和特殊性能的检验检测,经常需要24小时作业,所以我们的技术质量保障团队随叫随到,日夜跟班,并且几乎是没有节假日的。”从接到嫦娥二号工程的任务开始,东轻就组成了几十人的研究生产和质量保障团队,从明确责任到布置方案,每一个步骤都有详细的规划,历时一年的时间,圆满地完成了任务。

  中航工业哈轴公司 六个轴承新品助力卫星核心系统

  嫦娥二号卫星是与嫦娥一号卫星一同生产完成的,最初它的身份是嫦娥一号的备份星。在嫦娥一号顺利完成任务后,这颗备份星被命名为嫦娥二号,作为探月二期工程先导星,以验证二期工程技术为重点,根据任务要求进行了技术改进。其核心系统中,应用了中航工业哈尔滨轴承有限公司研发的六个品种轴承。

  中航工业哈轴为嫦娥二号提供的六个品种轴承,全部是为嫦娥二号研制的新产品。据该公司副总经理路海清介绍,新研发的六种轴承被安装在长三丙火箭和嫦娥二号动力系统、传动系统等核心部位。航天轴承材料特殊、工艺复杂、精度较高,此次应用在长三丙火箭和嫦娥二号的哈轴新品种在高精度和高可靠性方面体现了新的突破。

  哈尔滨玻璃钢研究院 天线展开臂仅重500余克

  定向天线是卫星与地球连接的纽带,用于将卫星自身的各种信息和探测数据传回地面接收站。嫦娥二号定向天线的重要支撑部分——定向天线展开臂是由哈尔滨玻璃钢研究院制造完成的,采用碳复合材料使它的总重仅500余克。

  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匡乃航说,嫦娥二号使用的定向天线展开臂与嫦娥一号的相同,是同一批研发制造的,从接受任务到交付使用历时三年。

  卫星的减重以克计算,如果卫星自重可以减轻一些,那么卫星可能会多带一个相机或望远镜,也可以多完成一些使命。为了减轻定向天线展开臂的重量,哈尔滨玻璃钢研究院的科研人员们创新采用碳复合材料为支撑,研发出定向天线展开臂,较使用铝合金材质减轻近300克,但承重能力毫不逊色于铝合金材料构件。

  从业14年来,匡乃航参与研发的成果应用于卫星、飞船已超过7次,可是每次观看卫星或飞船升空时,他的心情同样是既骄傲又紧张。“每一次接到任务都是从零开始,每一次升空应用的都是新成果,所以每次升空直播时心情的紧张从没变过。”

  省石油化学研究院 胶粘剂每平方厘米可受力数百公斤

  为了减轻重量,卫星使用的复合型材料越来越多,胶粘剂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省石油化学研究院研制的J系列胶粘剂被应用于卫星部分材料的粘合。

  从神舟系列飞船到嫦娥一号卫星,我国重大航空航天工程都有石化研究院的名字。据研究院研究员匡弘介绍,应用于嫦娥二号的胶粘剂一平方厘米薄片就可承受几百公斤的力。由于嫦娥二号轨道有所调整,工作环境比嫦娥一号面对更大的温差,科研人员充分考虑了这一点,因此此类胶粘剂具有耐高温、耐低温、高韧性的特点,适用于嫦娥二号300℃温差的工作环境。

责任编辑:强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