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0月9日讯 5日至7日,代省长王宪魁利用“十一”假期,在牡丹江市走企业、入社区、看口岸,就完成今年工作目标和谋划好“十二五”规划进行调查研究。他强调,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决贯彻省委确定的“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战略部署,抢抓机遇,保持发展速度、质量和效益同步提升,科学统筹民营经济、县域经济、城区经济和外向型经济,上大项目,培育新产业,推动区域经济大发展大跨越,提高我省沿边开放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近年来,牡丹江深入实施工业立市、金融强市、贸旅牵动战略,全面加快建设,全市经济呈现赶超进位的强劲势头。王宪魁先后考察了牡丹江开发区的汇丰石油钻具、华安塑材、耐力木业、金太阳光电和国家级家具及木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详细了解项目投资、生产成本、加工配套和市场开拓等情况。他希望通过园区建设,依托原有的工业基础,上一批大项目,推动调结构、转方式,培植税源,培育经济增长点,实现加速发展。要求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切实发挥作用,为企业搞好服务,促进我省名优产品更好地走向市场。处于东北亚经济圈中心的绥芬河,是我国东北地区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的重要“窗口”和“桥梁”。在该市,王宪魁重点考察了公路、铁路口岸,大亚工业园和规划建设中的综合保税区,他勉励绥芬河抓住机遇,挖掘优势,进一步搞好口岸建设和扩能改造,加快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努力提升外向型经济的竞争力。牡丹江服务外包基地有限公司是集呼叫中心、数据录入和影像处理于一体的新兴信息产业集团。王宪魁在这里详细询问了企业投资、业务发展和人员招聘情况,并观看了公司新制作的动漫作品。他指出,文化产业前景广阔,主流文化工作由各级政府来做,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不同的文化需求应由企业来做,要按照省委发展文化产业的部署要求,深入挖掘牡丹江的历史人文和秀美风光,将文化产业做出规模和水平。
王宪魁还对牡丹江友搏药业、富通空调机、恒丰纸业、金日光电等企业进行了走访参观。他说,牡丹江推进“提速、提档、提效”,为实现GDP和财政收入“超千破百”奠定了良好基础。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要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统筹城乡发展,加强民生事业,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人民群众。在实地考察曙光新城棚户区改造项目时,王宪魁称赞说,这是最大的民生工程,也是民心工程,要继续加大改造工作力度,提升质量,造福百姓。
调研期间,王宪魁主持召开座谈会,与牡丹江党政干部共同谋划长远发展大计。他指出,牡丹江历史文化厚重,区位优势明显,发展思路清晰,潜力很大,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只要开拓创新,顽强拼搏,保持竞争赶超的良好态势,就一定能够实现大发展、快发展的目标。面向“十二五”,一要狠抓园区建设,加快项目落地。要积极推动大项目、大企业、大资金向园区集聚。要以好项目、大项目为牵动,积极吸引投资大、带动强的大企业落户园区,带来一条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群,发展“藤蔓经济”;要依托工业园区和本地优势,加快发展县域经济。通过园区建设,依托原有的工业基础,大力发展主导产业,推动调结构、转方式,加快推进工业大县、税收强县建设,努力使立县、强县、富县产业形成集群效应,不断壮大。二要发挥资源要素集聚与扩散功能,大力发展城区经济。要把城区经济作为一个新的增长区域来精心打造,做强、做大、做优现代服务业。坚持现代服务业与传统服务业并重,依托市场、整合资源,积极发展城区生产型服务业、现代物流业、商贸流通业、旅游业、服务外包业、文化创意产业和社区服务业,不断提升服务业的规模效应。要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成为优势产业。建设一批具有生产要素支撑的新项目,新增经济增长点。特别是要形成上下游产业衔接配套,发展吃配经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城区经济大发展、快发展。要通过规划调整拓展城区发展空间。对城区土地进行科学布局,推动城区住宅化向城区商务化发展。三要立足“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着力提升贸易层次。通过优化贸易结构,摆脱传统贸易方式,努力摆脱低层次徘徊的“固疾”,带动对俄经贸合作向更广更深层次发展。要加快发展进出口加工业。围绕俄方需求不断扩大农产品、建材、轻工等地产品出口加工贸易,提高出口附加值。同时,抓好进口资源类产品深加工,实现“落地”增值。要以扩大投资带动对俄贸易。进一步加强能源原材料、基础设施、农牧业和资源深加工等投资与贸易并重的对俄合作。四要着力改善民生,千方百计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抓好增加就业和完善社会保障,搞好棚户区改造等重点民生工程建设。
省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等参加调研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