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综合  >  科教·就业  >  科教
搜 索
“蛟龙号”潜航员回母校演讲 深海驭龙打动哈工程学子
2010-10-13 22:59:57 来源:东北网  作者:印蕾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叶聪和唐嘉陵回母校演讲,与校友分享深海驭龙心得。东北网记者印蕾摄
叶聪为校友演讲。东北网记者印蕾摄
唐嘉陵接受记者采访。东北网记者印蕾摄
  东北网10月13日讯  (记者 印蕾)8月26日,我国第一台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3000米级海试取得成功,这一重大成果的取得实现了我国深海装备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在3位深海潜航员中,有两位是哈尔滨工程大学的毕业生——叶聪和唐嘉陵。13日,叶聪和唐嘉陵回到了母校,应邀走上阳光讲坛,与校友们分享深海驭龙的心得。


  晚六点半,哈尔滨工程大学图书馆报告厅里座无虚席,很多同学提早赶到现场,一睹潜航员的风采;还有些同学站到了两侧的过道上。演讲中,叶聪和唐嘉陵结合工作经历,为校友们深入浅出的介绍了蛟龙号海试、潜航员的成长与培训等相关内容,演讲经常被掌声打断。

  “从训练到独立完成深海航行,一名潜航员的‘出炉’需要大约4年的时间。受训的潜航员需要接受系统的心理、生理和专业知识培训。内容非常多,包括深潜器的检修、维护和驾驶,水面支持设备的使用,身体和心理的训练和监测等。”谈及一名合格潜航员的“出炉”,与“蛟龙号”打交道将近10年,具有上百小时的操作经验的叶聪这样对师弟师妹们讲到。

  近年来,哈尔滨工程大学为我国船、海、核等领域培养的数万名毕业生,已成为各领域的中坚力量。演讲中,两位校友也表达了对母校的感激之情,并寄语师弟师妹,珍惜在校的美好时光,学有所成。

  “海洋像人生一样,充满了许多未知,作为年轻人,我们在探索未知领域方面应该更有动力。凡事贵在坚持,面对任何事情,只要坚持,任何困难都是可以战胜的。”唐嘉陵鼓励师弟师妹们说。

  “我们敬畏大自然,相信科学探索没有止境,并对工程技术手段充满自信。深海技术,大有作为,我希望有更多有志于此的校友,在努力的过程中实现个人价值,也希望在未来的潜航员队伍中再次看到更多校友的身影。”叶聪向师弟师妹们发出邀请。

  人物简介:

  叶聪,2001年毕业于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工程专业,现任水下工程研究开发室总体结构组副组长,国家“十五”863重大专项“7000米载人潜水器”的总布置主任设计师、质量师、建造师和试航员。本次海试中首次突破下潜至3759米深处,并创下水下和海底作业9小时零3分钟的纪录。

  唐嘉陵,2007年毕业于哈尔滨工程大学电子信息专业。大学三年级下学期,唐嘉陵报名参加7000米载人潜水器潜航员选拔,经过层层考核,最终成为一名受训潜航员。在接受潜航员培训过程中,唐嘉陵结合潜水器的视频字符叠加技术,完成了学校毕业设计,顺利毕业。本次海试中下潜3759米。

责任编辑:路云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