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综合  >  科教·就业  >  科教
搜 索
公办幼儿园10年减275所 哈尔滨8万适龄幼儿入园难
2010-10-15 06:53:45 来源:东北网-哈尔滨日报  作者:邢春煜 初霞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0月15日讯 “入园难、入园贵”已成为时下又一个社会关注且亟待破解的教育热点问题。

  在教育部门历时半年完成的关于哈尔滨市学前教育发展情况的调研显示:公办园数量少、民办园整体办园条件较差、幼儿教育投入不足,已成为制约哈市学前教育发展的瓶颈。

  而哈市在即将出台的“十二五”教育规划中明确提出,“到2012年,城市要基本普及学前3年教育,并向0—3岁早期教育延伸”,这是我市首次明确地将“娃娃教育”纳入全市教育发展总体战略。

  如何利用两年多时间,使所有适龄幼儿都能享受到较为优质的幼教资源,成为我市教育部门需积极破解的问题。

  【现状一】

  10年间公办园数量锐减275所

  托门子、找关系、整宿排队报名……近几年,幼儿园招生引发的各种社会问题愈演愈烈,家长对择园的需求日益强烈,挑选一所好的幼儿园已成为继择校热之后的又一大教育现象。

  追根究底,“择园热”缘于哈市屈指可数的公办园数量,而稀缺的公办园资源又承载着社会对优质幼儿教育的强烈渴望。最新数据显示,目前我市八区共有各级各类幼儿园850所,其中公办园112所(含财政拨款幼儿园32所,企事业办园80所),公办园仅占市区幼儿园总数的13.2%。民办幼儿园738所,占市区幼儿园总数的86.32%。公办园在园幼儿17681人,占入园幼儿总数的26%;民办园在园幼儿50726人,占入园幼儿总数的74%。

  与10年前相比,在幼儿园总数基本持平的情况下,1990年城区公办园有387所,占市区幼儿园总数的44.5%;民办园为482所,占总数的55.6%。10年间,哈市公办园数量锐减275所,所占比重下降18.5%。公办园的示范和主导作用逐年削弱,制约了幼儿教育的健康发展。

  【现状二】

  企办园等幼教“主力军”萎缩解散

  作为公办园的重要组成部分,10年前,大中型企办幼儿园曾是我市幼儿教育的“主力军”。无论从规模到设备、从师资到管理,这些幼儿园当时都是比较先进的。1990年,我市有企办园445所,在园幼儿人数达到3—4万人。

  但随着近些年企业改制,众多企办园被推向市场,自负盈亏。由于缺少政策扶持,他们中的大多数入不敷出,难以为继,导致办园规模不断萎缩或倒闭,到2000年只有115所,而至2009年企办幼儿园仅剩下23所,且办园规模、设施设备、师资水平都在不断下降。

  与此同时,省外贸厅、林业大学、省卫生厅、省委党校等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办幼儿园相继解散,市商职幼儿园倒闭。2007年市政府接收的哈铁移交的四所较大规模幼儿园也被改作他用。

  【现状三】

  半数民办园条件差,“黑园”屡禁不止

  据统计,我市如要满足所有3—5岁儿童入园,目前学前教育学位缺口约8万人。其中,城市3.7万人,农村4.3万人。由于公办园数量的逐年减少,强大的社会需求使得数量众多的民办园应运而生。

  来自教育部门的信息显示,现在我市市区有民办幼儿园738所,在园幼儿近2万人。其中取得办园许可证的349所,有389所因食堂面积不达标(不够30平方米)未取得办园登记注册证。此外,全市还存在着大量民办家居式“黑园”,约近300所,在园幼儿6000人左右。这些幼儿园未经审批,办园条件极差,教师没有资质,安全状况令人担忧。但由于收费低,能满足城市低收入和外来打工人员子女入园需求而得以生存下来。此外,随着农村中小学网点布局调整,大多数村幼儿园或学前班随之消失,农村规范的民办幼儿园数量很少,一些农村幼儿在“黑园”入园,教育质量难以保证。

  【建议】

  新建小区应配建各类幼儿园

  “今后一个时期,我市要将教育的重心下移,大力推动学前教育的普及。”市教育局有关人士表示,预计到后年,我市城区将基本普及学前3年教育,并向0—3岁早期教育延伸。到2015年,农村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

  教育部门建议,今后要将幼儿园建设纳入全市城市基础建设规划,借鉴上海、北京、青岛等城市经验,要求开发商在新建小区时,必须配建与新建区人口相适应的配套幼儿园,并交由教育行政部门管理,产权归国家所有,创办公办幼儿园,或由教育行政部门委托给有经验的民办园开办幼儿园。

  据了解,与中小学教育财政投入相比,目前我市幼教投入明显不足。2009年哈市财政幼教专项经费是100万元,与上海每年4亿元、温州市每年500万元及沈阳市每年1500万元的投入相比,相距甚远。教育部门表示,今后我市要加大幼教投入,并抓住中小学校网点调整的契机,把闲置的校舍、调整出的师资和编制,优先用于开办公办幼儿园,积极鼓励、大力扶持和规范民办幼儿园的发展。城区要将公办幼儿园纳入学校布局规划,逐步扩大公办幼儿园比例。公办幼儿园要在继续办好托班试点的基础上,向社区开放办0—3岁亲子园。采取多种方式,建设公办婴幼儿早期教育基地,发挥公办早教机构的示范作用,满足0—6岁儿童教育的多样化需求。

责任编辑:连冬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