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0月16日讯 近期,韩国白菜减产导致价格暴涨,不少经销商看好出口商机纷纷涌入哈尔滨抢菜。然而业内人士表示,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这次因“泡菜危机”而产生的“商机”,实则是充满风险的雷区。目前韩国火爆的白菜行情已出现转折,盲目跟风炒作风险巨大,最终受损害的将是本地白菜产业。
有消息称,作为韩国的“国菜”,泡菜用的原料大白菜因9月末以来气候异常造成大幅减产而价格暴涨,当地超市一棵白菜的价格一度达到1.5万韩元(约合人民币89元)。由于供应严重短缺,韩国政府决定从中国进口5万吨白菜解燃眉之急。一时间,不少经销商涌入哈尔滨收购白菜。从9月末开始,许多菜贩子就驻扎在道里区的薛家、小赵家等白菜主产地收菜,一些本地经销商见外销利润可观也试图加入这一行列。与此同时,哈市白菜价格一路走高,最新售价已从刚上市时每市斤0.25元涨至0.45元左右。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这次白菜炒作和之前国内炒作绿豆、大蒜类似,少数庄家获利巨大,众多跟进者由于信息不对称、市场行情变化快、保障机制匮乏,最终损失惨重。河北一位长期从事蔬菜进出口生意的经销商认为,此次白菜商机只是偶然因素造成的,持续时间最多至本月底,一则韩国大白菜和山东大白菜很快收获;二则投机客增多,很多圈外人开始参与市场,风险越来越大。他提醒,只有熟悉国际贸易、汇率变化,且拥有进出口权的经销商才有机会在这次韩国“泡菜危机”中获利,盲目介入炒作风险巨大,目前青岛港已有不少货柜白菜因不符合韩国要求而被退回。
最新消息显示,韩国市场白菜行情已经开始出现转折,短期内价格迅速回落,价格从最高的每棵1.5万韩元回落至1万韩元(合人民币60元)。
市农委蔬菜处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我市种植的白菜中适合做韩国泡菜的只有“586”和“冬储十八斤”两个品种,而且多被用作窖储菜,等待冬季错时高价销售。另据了解,韩国人喜欢用黄心、小棵的白菜做泡菜,而哈尔滨的普通白菜多是白心的,纤维粗、水分大,大部分不适合制作韩国泡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