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0月22日讯 今年年初,一租赁公司推出哈市首个“胶囊公寓”。该公寓位于哈市香坊区幸福家园小区,因手续不全,该公寓被有关部门查封。近日,记者获悉,该租赁公司已经暂停这项业务,并和部分租房者签订退款协议。此举也宣告哈市首个“胶囊公寓”流产。
“房屋租赁20年,租金在2.3-2.8万之间,需一次性付清。”今年年初,哈市街头一则房屋租赁信息吸引了很多市民的眼球,参加工作不久的王则就是其中一员。“广告上说,房间有六七平方米,床、马桶、灶台一应俱全,月租金150元左右。”近日,在哈市香坊区幸福家园小区,记者见到了打算租房的王则。面对大门紧锁、人去楼空的场景,王则的“蜗居”梦破灭了。
大学毕业1年的王则就职于哈市一民营企业,月薪1500元。他在单位附近租了一间6平方米的格子间,月租金300元。同住的还有另外3个打工仔,客厅里都住着人。“每天回到家,面对陌生的面孔和混乱的环境,我特别渴望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我和女友打算明年结婚,可目前连房子都没有。”
“早在今年1月份我就去咨询过。因为必须一次性承租20年,预交租金至少3万元,我当时一下子拿不出那么多钱。现在钱筹到了,这个房子却不租了。”王则沮丧地说。
“胶囊公寓”位于哈市香坊区哈平路幸福家园小区内,原为五环游泳馆,共四层。据小区门卫介绍,公寓名称叫“城市双人居”,有近2000个房间,今年初开始对外招租。“当时每天都有很多人看房,还有装修队进行装修,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停工了。”
近日,记者找到“城市双人居”项目负责人、学府三购房广场有限公司的吴天舒。据她介绍,该“公寓”从地下负二层到地上4层,每层有470间使用面积6-10平方米的房间。租户花3-3.8万元即可租用20年,折合每月不到200元,并可转租。房间里有一个座便、一个洗手盆、一个电磁炉、一个油烟机和一张双人床。“今年年初,我们开始向外出租并进行装修。到4月份,2800间房已出租1/3。由于手续不全,后被哈市行政执法局房产管理监察大队叫停了。”
吴天舒讲,公司原打算以2900万元买下位于幸福家园小区原五环游泳馆大楼,改造成“城市双人居”公寓。但因五环游泳馆大楼是国有资产,属于划拨用地,无法办理产权变更手续,由此导致消防、工商等部门手续也办不下来,项目也就办不下去了。目前,该公司已经和租户签了退款协议,并向一部分客户退了款。
吴天舒告诉记者,“城市双人居”项目有很好的市场前景。招租广告一发布,就有很多人咨询并租房。签退款协议时,很多人还在询问,新的项目何时能启动。
黑龙江援民律师事务所律师张中闻表示,一次交纳20年的租金去承租房屋存在很大风险。一旦出现纠纷,租房者利益将受到损害。即使房屋产权归该公司所有,也不代表该公司就能使用房屋20年。一旦涉及政府拆迁或其他项目工程,这个楼就可能被拆除。租客一次承租20年,如果中间房主将房子变卖后失踪,租客既损失了租金又没了地方住,风险很大。
尽管这样的租赁形式存在很大的风险,但王则却并不愿轻易放弃这个可以缘他“蜗居”梦的“家”。王则坦言,他想结婚,但现在居高不下的房价让他都不敢奢望能买得起一套房子。而自己租一套一居室每月至少需600元,这对他和女友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其实我就是想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自己的家。让我下了班之后可以和妻子过最平凡的生活。”王则告诉记者,他的很多朋友都对这个“胶囊公寓”感兴趣,大家都觉得虽然空间不大,但租金便宜。“有的人想用于结婚,有的人就是想下班后有个地方睡觉就行。大家都和我一样,就是想拥有一个自己的家。”
编后语:
在全国房价涨声一片的情况下,“胶囊公寓”只是一个侧影,映像出城市中一大批像王则一样,有着简单而纯粹的“蜗居”梦的人群。租房,迅速实现“蜗居”梦最有效的办法。但面对一涨再涨的房租,囊中羞涩却拥有着“蜗居”梦的饮食男女们迷茫而无助。他们会继续寻找,寻找下一个真正的“胶囊公寓”,寻找任何一个可以拥有属于自己的“家”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