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0月28日讯 在27日召开的庆祝第22届环卫工人节暨今冬明春清冰雪工作动员大会上,市清冰雪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出台了《2010年冬季至2011年春季哈尔滨市清冰雪工作方案》以及残雪拉运管理制度、清冰雪工作部门协调配合制度等,对今冬明春清冰雪工作作出安排部署。按要求,降大雪、中雪时,A类街路须在雪后一日内清理、拉运完毕;B类、C类街路在雪后二日内清理并拉运完毕。降小雪时,所有街路均须在雪后一日内清理并拉运完毕。
【标准】
A类B类街路须达到“四净四无”
根据《方案》,我市清冰雪工作将实行分级管理,将街路具体划分为A、B、C三个等级。全市确定清冰雪街路2371条、4332万平方米。其中A类街路142条、1553.5万平方米,B类街路278条、1056.5万平方米,C类街路1951条、1722万平方米。据了解,随着我市大规模路桥建设、改造,我市今冬清冰雪街路比去冬增加了472条、630万平方米,清冰雪压力进一步加大。
《方案》提出,降大雪、中雪时,A类街路须在雪后一日内清理并拉运完毕;B类、C类街路须在雪后二日内清理并拉运完毕。降小雪时,A类、B类、C类街路在雪后一日内清理并拉运完毕。对A类、B类街路,清冰雪要达到车行道净、人行道净、路边石净、隔离带净的标准;拉运达到街路无遗漏、无残根、无撒落的标准,绿地无堆放残雪。对C类街路,硬化路面要达到车行道净、路边石净的标准;无硬化的路面要达到无冰包冰棱,路面平整、通行方便的标准;拉运达到无遗漏、无残根、无撒落的标准。居民庭院、物业小区清冰雪作业的时限、标准参照C类街路的时限和标准实施。
【融雪剂】
使用后快速清理杜绝“雪泥”
《方案》规定,对城市交通影响较大的坡路和桥涵,在降雪后应立即撒布融雪剂,使用机械边下边清,保证交通顺畅和街路环境洁净。步行街区、休闲广场、旅游景点、公园、单位及居民庭院的清雪作业,不得使用融雪剂。融雪剂的使用,要严格执行《哈尔滨市融雪剂使用管理制度》。使用后,要按时限要求快速清理残冰积雪,杜绝发生“雪泥”现象。融雪剂由市清雪办统一采购,根据作业任务量发放,按规定的作业范围使用。
【监督】
两次黄牌警告责任人就地免职
据悉,市清雪办将成立专门的督导组,对各区清冰雪完成时限、作业质量、融雪剂使用、残雪堆放和拉运以及倾卸场地管理等实施量化考核,对考核成绩不良者将采取通报批评、黄牌警告、扣罚以奖代投资金等措施。每个清冰雪年度,区清雪办累计受到两次黄牌警告的,对区清雪办发放的以奖代投资金奖励降一个档。区清雪办累计3次受到黄牌警告的,不予发放年度清冰雪以奖代投奖励资金。
同时,按照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市监察局、市城管局联合下发的《哈尔滨市对清冰雪工作责任单位负责人实行问责实施细则》,对清冰雪单位责任人实行问责制。每个清冰雪年度,受到两次黄牌警告的清冰雪单位责任人给予免职处理。
【拉运】
随意乱卸取消经营服务资质
今年,我市首次制定了《残雪拉运管理制度》。其中规定,残雪拉运车辆在作业时要做到适量装载,防止沿途撒落;拉运的残雪必须运到指定的残雪场地倾卸,禁止乱卸、偷卸。严格执行残雪拉运、排放三联单回执登记制度,管理单位、运输车辆和场地各持1份。各区要加强拉运冰雪车辆的检查,一旦发现随意乱卸的行为,取消经营服务资质,并由城市行政执法部门给予严厉处罚。同时,各清冰雪责任单位要做好社会车辆和私家车辆的登记备案工作,在遇有灾害性降雪时能够及时组织参与拉运冰雪。
【应急】
灾害性降雪主干路边下边清
昨天,《2010年冬季至2011年春季清冰雪工作应急预案》也同步出台。根据《预案》,灾害性降雪应急处理将优先保障重点路线交通顺畅。平时,各区要做好人力、物资储备。灾害发生后,要采取边下边清的做法,在最短时间内打通主干街路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