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新农村建设进行时:丰林村田野里的都市家园
2010-10-29 09:00:09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孙佳薇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丰林村新貌。

  黑龙江新闻网讯 在浓浓秋意笼罩松嫩平原的时节,沿着金叶飘飞的通村公路,记者走进了位于齐齐哈尔市依安县南部的丰林村。远远望去,在秋日苍茫的大背景下,一座新村拔地而起,令人眼前豁然一亮,胸中怦然心动。一进村里,映入眼帘的是整齐划一、色彩明亮的现代楼宇,纵横交错、曲径通幽的水泥道路;收入眼底的是娟秀玲珑、功能齐备的休闲广场,整洁清新、植被环绕的居住环境。昔日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全省首批扶贫村如今彻底变了样,扑面而来的是独具特色的城镇风貌、城镇气息和城镇韵味。

  新楼宇宽敞靓丽 农民住房条件改善了

  丰林村地处偏远,逐地而居,村屯分散。过去,村屯内杂乱无序地散落着破旧泥草房,砖房仅有7所,砖瓦化率3%。一到雨季,村屯道路泥泞不堪,村民农田作业和出行都十分困难。村委会主任吕云鹏告诉记者:“在没建设农民公寓之前,和大多数农村一样环境脏乱差,家家都是灶坑连着柴火垛,处处都是垃圾污水,怎么收拾都不干净。”

  为了告别夏不遮雨、冬不御寒的“土危房”,住进宽敞明亮的砖瓦房;改变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的居住环境,建设整洁干净的新农村,过上城里人一样的生活。2009年初,丰林村按照“撤并自然屯、建设中心村、发展小城镇”的总体要求,结合新农村建设,通过全民公决,撤并5个自然屯,成立丰林社区,置换出1200亩老宅基地进行复垦或开发,收益归集体所有,用于村路、环境、养老等全村公益事业。

  建房资金从哪来?砖房和楼房,哪个更经济更实惠?这是新农村建设所面临的共性问题。精明的丰林人算了对比账:建同样大小的楼房要比砖房少花两三万,而且每户还能得到2万元的国家政策补贴。细账明算,让丰林人坚定了建楼房的信心和决心。2009年底,通过政府资助、农民自筹等多种方式,投资3300多万元建起了4栋5层、两万多平方米的农民公寓楼,户均住宅面积达到83.4平方米。

  扶弱助贫,特事特办。对全村16户贫困家庭,按照“集中建设、统一管理、产权归公、免费入住、独立生活”的模式,提供面积为64平方米的福利住房,更好地解决了弱势群体住房难问题。现在,丰林村240户家庭全部喜迁新居,成为全省整村入住公寓楼第一村。

  记者在村民孙红梅家里看到,新居内装修简约明朗,乳白色地砖、大理石窗台,客厅、厨房、卫生间一应俱全,程控电话、有线电视、宽带网络一个不少。她满脸欣喜地说,“只花了6万元就从原来土坯房搬进了和城里一样的宽敞楼房。”


  新设施舒适完善 农村配套服务提高了

  丰林村紧紧抓住泥草房改造的契机,投入更大的精力、更多的物力,改变生活方式、生活环境,建设了更加适合农民需求、农村发展的配套设施。

  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是我省新农村建设和改善农民生活方式的重要内容之一。丰林村积极发展沼气清洁能源,创造良好的生活条件,让居民生活更方便、更节能、更环保。为了解决日常燃料问题,投资480万元,建立了日产1000立方米的大型沼气池,铺设了入户管道,家家安装了显示表,使用上了沼气罩。沼气的使用既处理了畜禽粪便,又节省了柴草煤炭,解决了农民生活燃气问题。据测算,一方沼气才收一元钱,做一顿饭大约在三角钱左右,一年下来仅需交纳300多元,便宜又方便。为了解决农民公寓取暖问题,建立了秸秆固化站,利用秸秆固化物烧锅炉,比用煤炭便宜一半以上。丰林人说,每年交两车玉米秸秆就能住上暖屋子,而且还解决了靠火炉取暖温度不够高、安全有隐患的问题。

  积极建设与楼房相配套的基础设施。全面实施公寓供排水管道化,解决农村饮水卫生、污水乱排问题,安装太阳能热水器和水封式马桶,生活方便又舒适。对楼区内及周边场地进行美化、绿化、亮化、硬化,设置太阳能路灯16盏,铺装步道板1500米,整修楼区路面2.5公里,建设占地7000多平方米的休闲广场。丰林村在农民公寓设立了计生服务室、卫生所、幼儿园、农家超市、农家餐厅、休闲广场,实现了公寓楼设施配套化、环境优美化、管理社区化。

  随着生活条件的逐步改善,为了满足丰林人对文化娱乐的需求,丰林村建设了综合活动室、农家书屋、健身房等文化场地,农闲时可以集中到一起玩棋牌、扭秧歌等有意义的健身活动,进一步丰富居民业余文化生活,向更健康、更文明的生活方式转变。

  新产业蓬勃发展 农业发展能力增强了

  丰林村土地资源贫瘠,过去是“黑土地,破皮黄,干使劲,不打粮”,生活在这片土地的人们,光靠种地不仅没有发家,而且一遇灾年就赔个底朝天。丰林人认识到,单纯依靠土地没有希望,必须在土地以外寻求发家致富的新路子。

  挤出的是纯牛奶,赚来的是“雪花银”。丰林村人看到了致富门路,饲养1头奶牛年能赚四五千元纯利,借助县里扶持奶牛发展的契机,在全村掀起了养牛热潮。他们不断扩大饲养规模,在奶牛饲养小区建成2400平方米牛舍,可容纳400头奶牛。在提高牛奶产量的同时,更加注重质量和品质,赢得了摇篮乳业依安分公司的信任,鲜奶收购价格始终高于其它乳业,有多少收多少,不压钱不欠账。为了进一步提高鲜奶质量,村里建立了机械化榨乳站,免费为农户榨奶。向上争取项目资金550万元,对购买奶牛资金短缺户给予贷款。短短几年,从零起步发展到700多头,日产鲜奶近4吨,成为依安县奶牛生产先进村。

  合作才能生财,才能共同富裕。丰林村人找到发展途径,组建合作社不仅可以为自身服务,还可以从中获取额外收益。2008年以来,在全县率先成立了丰林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全村土地实现规模化种植,既提高土地产出率,农民还从中获得每亩200元的租赁费,并且从田间地头解脱出来,发展第三产业或者走进工厂,现在全村百分之百耕地实现规模经营。通过千头奶牛小区和甜叶菊种植加工,安排就业600人,全村劳动力转移比例达到55%以上。

  肥水不流外人田。丰林村人利用了发展商机,围绕农民公寓楼搞服务,建起一批粮店、菜店、饭店、旅店、理发店、食杂店“六小店”,短短几个月时间就冒出30多家小型商户,繁荣了一方经济,富裕了一方百姓。2009年,丰林村人均纯收入达到8610元,比2007年翻一番,高于全省平均数3400多元。

  丰林村作为省级新农村建设重点示范村,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通过大力实施土地集聚、人口集聚、产业集聚,正阔步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迈进,建成一座让城里人都羡慕的美丽幸福家园。

  记者点评

  在全省新农村建设中,齐齐哈尔市依安县丰林村之所以走在前列,从表面来看,丰林村的发展就是建了几栋楼、修了几条路、养了几头牛;从深层去想,这些成绩来自于丰林人敢想、敢试、敢闯,来自于对撤屯并村、集约发展、多元建设等新农村建设的有益尝试和大胆探索。当前,丰林村正在推进二三期农村公寓楼建设,继续发展壮大养殖业等多种经营,吸引周边更多的农户入驻,加快其它村屯的并入步伐,建设辐射力、带动力、发展力更强的中心村。

[1]  [2]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王凌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