嫩江县在农村妇女组织和妇女党员中开展“巾帼六兴家”活动
嫩江县在创先争优活动中,以在农村妇女组织和妇女党员中开展“巾帼六兴家”活动为载体,较好地发挥了农村妇女组织和妇女党员的积极作用,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一是抓好农业科技培训,引导妇女“科技兴家”。大力实施“巾帼科技培训”工程,深入开展“科技手牵手”活动和技能培训、送科技下乡工作,引导妇女党员在带头提高自身素质中创先争优。年初以来,共举办各类培训班500余期,科普大集51次,发放科普资料近11万册,开展科技咨询服务400余次,培训妇女4万余人次。围绕我省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以妇女党员和女种田能手为核心,建立妇女小麦科技高产示范基地和示范园区,积极推进“小麦科技高产攻关模式示范工程”。目前,全县建立小麦示范乡(镇)8个、示范村19个、示范户41户,乡村两级小麦示范田面积超过16万亩。
二是积极组建专业合作社,引导妇女“合作兴家”。积极扶持农村妇女组建各类专业合作社,改变农户的传统经营模式,提升农产品的竞争力,为农民产前、产中、产后提供服务,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引导妇女党员和女带头人在发挥示范作用中创先争优,带领更多的农村妇女兴办实业、增收致富。目前,全县已建立种植类巾帼合作社12个、养殖类巾帼合作社9个、营销类巾帼合作社3个,其中妇女党员领办创办13个,24个农村巾帼合作社预计年均增收3.7万元。
三是稳步发展畜牧养殖业,引导妇女“畜牧兴家”。以乡、村妇女组织为依托,以城、乡畜牧工作部门党组织为引领,以农村妇女党员和女养殖能手为表率,在农村举办各类畜牧养殖技术培训班,大力扶持农村妇女养殖大户,影响带动农村妇女发展奶牛、肉牛、生猪和特色养殖。农村妇女养殖户与城镇“巾帼文明岗”牵手,在结对帮扶中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带动、扶持广大农村妇女从事畜牧养殖,促进了农民增收,推动了畜牧业发展。全县先后涌现出了伊拉哈镇奶牛养殖大户、妇女党员闫秀君,长江乡科技养猪女能手褚冬梅等一批依靠畜牧养殖发家致富的妇女先进典型。
四是强力推进优质特色农业,引导妇女“绿色兴家”。各级党组织和妇女组织依托惠农政策、龙头企业、市场需求、技术优势和地缘优势,引导农村妇女因地制宜推进“一村一品”建设,做大做强特色农业。长福镇建立的中草药、甜菜、马铃薯、杂豆、白菜、大蒜、韭菜、瓜类等种植基地覆盖农村妇女党员、群众310多人;联兴乡建立的甜菜、马铃薯等种植基地吸纳妇女种植能手和剩余劳动力180多人。目前,全县各乡镇党委依托地域和技术优势,共建立特色粮食种植村25个、蔬菜种植特色村11个、经济作物种植村22个。
五是广泛推广手工编织,引导妇女“巧手兴家”。根据手工编织技术绿色环保、成本低廉、就业灵活的特点,通过在农村妇女中举办培训班、成立手工编织协会、举办手工十字绣作品展等形式,大力推广和传授手工编织的经验和技能,使农村妇女掌握一门实用技术,引导农村妇女在发挥特长中创先争优。目前,妇女手工编织协会会员及其他从事该行业的妇女,根据做工计件和市场供求情况,每人每月能够增加600-1000元的经济收入,使农村妇女在家也能赚钱。
六是加快实施劳动力转移,引导妇女“劳务兴家”。农村党组织、妇女组织把转移农村妇女劳动力作为农村妇女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针对农村妇女特点,为妇女转移致富、创业发展提供信息服务、项目服务、岗位服务、资金服务、维权服务,积极引导具备劳动能力的农村妇女向家政、餐饮、服装、保洁等领域外出务工就业,为妇女劳动力转移搭建服务平台。年初以来,全县共举办就业服务培训班30期,培训专业16个,培训农村妇女劳动力2800人次,实现劳动力转移22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