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地图出版社的编辑在展示新版地图的样图。王妮娜 摄
黑龙江新闻网讯 9日,即将面世的哈尔滨第五版地图进入了最后校对阶段,记者在即将面世的新版地图上看到,今年路改的“最新成果”是最大亮点,包括哈市新打通的断头路,新建的文昌桥、松浦大桥,以及一些老街的道路经过维修后的新变化。同时,哈尔滨交通格局的整体面貌也跃然“图”上。在新版地图上能明显看出,哈市“两轴、四环、十射”的路网已经演变成了“一轴、五环、十一射”的交通新格局。在这种交通新格局下,冰城市民得到了出行大提速的实惠。
“一轴”贯穿五区
据了解,在进行了最后一轮的校对和修改后,哈尔滨第五版地图将在两天内付印,不久将与市民见面。
“条条道路都通畅,绘制这样的地图,高兴!”哈尔滨地图出版社的编辑说,在新版地图中,对今年新竣工的近220条道路进行了标注。打通征仪路、架起文昌桥,让征仪路、文昌桥和文昌桥二期工程在地图上形成了一条哈市“最长道路”,这条路连通了平房区、南岗区、香坊区、开发区和道外区五个区,让新城区与老城区变得更加紧凑。
“以前,从平房区到道外区要走U形路线,需要90分钟,而现在只要把稳方向盘,一直向前开,40分钟就可以到道外区了。”哈市出租车司机薛守平说。弯路变直路,路程变短了,在地图上标注的距离也变短了。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路改后,因为一匡街、文政街和香滨路打通工程,使得冰城除四环之外,又形成了一个小内环。而连接着五个城区的文昌高架桥,还连接着征仪路和黄河路,明年的二期工程还将向道外区延伸,客观上已经成为哈尔滨江南主城区交通功能和地理位置最为突出的城市路网新轴线。
文政街打通后交通提速
9日,在哈尔滨地图出版社,记者看到地图编辑们正在电脑上校对新版地图,编辑用制图工具将文政街、香滨路与中山路连通。
文政街打通后,交通便利立即显现。在路改前,记者曾采访过哈市动力交警大队一中队的中队长刘焕春,当时他说:“之前上下班高峰时,机动车时速仅为每小时20公里,与骑自行车的速度差不多。”如今,刘焕春说:“文政街和文昌街都通车了,分流明显,白天车流量少了一半。以前,车过省政府岗得等两三个红灯,现在只需等一个红灯,三分钟就可以过岗。”
多了座跨江的松浦大桥
与今年5月份出版的哈尔滨地图相比,松浦大桥那时标注的还是虚线,表示“在建项目”。如今,在松花江上,松浦大桥与公路大桥遥相呼应,让“北国水城”哈尔滨与水更亲近。与松浦大桥情况类似的还有征仪路、香滨地道桥等,在上一版地图上是虚线,如今也都变成了实线。
哈尔滨地图出版社的一位编辑说:“从1976年到2000年,哈尔滨地图几乎没有太大变化,特别是跨江大桥,1990年版的地图上只有一座新建的松花江公路大桥,多年来一直没有变过。如今,松花江大桥上又架起了一座松浦大桥。”
文昌桥搭建“跨城”交通
在新版地图上,今年10月通车的文昌桥已用两条平行的红色单线标出,表示“高架桥”。在横七竖八的地理标志中,文昌桥南起征仪路、北至黄河路,高架于文昌街之上,形成了“跨城”交通。
哈尔滨地图出版社的编辑说,第五版地图最大的特点就是新增加的信息量特别大,除了新建的道路之外,还新增了许多新建小区。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在新版地图上,群力、松北、利民、哈西已经成为居民住宅的密集区,松北区丁香大道周边居民住宅小区增加得比较多。
住宅增加,道路增加,车辆也在增加,社会经济发展、居民生活水平提高是新版地图反映出的哈尔滨的新面貌。新版地图的编辑说,近年来,哈市车辆的保有量不断增加,有关部门出台了交通管制规定,为了给市民提供更高质量的出行指南,新版地图首次将交通管制规定纳入了标注范围,比如:限时标志、单行道标志,还包括一些商业、行政、居住中心停车场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