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绥化
搜 索
绥化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创先争优
2010-11-10 15:57:42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吕殿国 高学冬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1月9日讯 绥化市把创先争优活动作为推动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的保障工程,坚持解决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在组织创先进、党员争优秀、群众得实惠、经济快发展方面取得了实效。

  从领导做起,加大活动推进力度。市委专题召开“创先争优”活动视频会议并制定下发了《中共绥化市委关于健全和落实党委(党组)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的意见》,建立健全了县(市、区)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制度、党委(党组)抓基层党建工作定期汇报制度、党委(党组)抓基层党建工作目标考核制度等配套机制。

  创先争优与中心工作紧密结合。为防止“两张皮”现象,绥化市要求各地各单位围绕重点项目建设保障民生等中心工作推进创先争优。截至8月末,全市续建和新建3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153个,总投资超过260亿元,完成年度计划投资82.5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86个,5亿元以上项目12个。全市实现城镇新增就业4.5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9%,新增参加养老保险人员7891人,新建中心敬老院和城市养老中心5处,筹集自然灾害生活补助资金2864.5万元,对遭受“5·15”特大风雹灾害的部分乡镇损坏的房屋进行了重建和维修。

  注重活化方式方法。绥化市实行典型引带,开展了“百面旗帜”集中宣传活动和向佘树德、王铁军、韩国祥学习活动。从9月下旬开始,绥化电视台、绥化党建网上连续播发了《村书记访谈》系列节目,集中展现村党组织在壮大集体经济、带民致富、推动发展、改善民生等方面所取得的突出成就。强化考核比评,海伦市对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实行百分制量化考核,每月评一次得分,每年进行一次汇总排名,让活动创有动力、争有目标、评有依据。

  注重推动工作创新。在充分发挥党员服务区、“党支部+合作经济组织”、助民服务队、党员志愿服务、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三走进”活动等行之有效的载体作用的同时,绥化市探索基层党组织多彩的活动形式。一是创建覆盖城乡的民情反馈系统,推广了安达市建立“民情在线”的经验,通过建立网上服务平台和民情服务站、代理服务站,采取视频互动、网上问答、代理服务等形式,及时掌握和反馈群众诉求,着力打造为民服务“110”。全市共建立代理服务站点1143个,基本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二是深入开展“千局联村、结对共建”活动,组织1057个市县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与村党组织结成共建对子,采取组织生活联过、活动载体联创、党员教育联搞、服务群众联做等方式,推动城乡党建工作优势互补、共同提高。三是积极探索农村社区化服务新模式,在基础条件较好的126个村建立农村社区,完善了组织体系和服务体系,大力推行“一站式”服务,使农村社区服务水平得到不断提高。四是推行了创建双向阵地、实施双向管理、提供双向服务、扶持双向创业“四个双向”管理模式,扎实开展流动党员管理服务工作。建立外埠务工党员党支部125个,培养入党积极分子860人,发展外埠新党员227人,并积极引导外出务工党员返乡创业。

责任编辑:王凌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