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哈尔滨“三沟一河”治理多“管”齐下 清渠指日可待
2010-11-12 09:33:31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卢军 樊金钢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管线敷设施工现场。黑龙江日报记者 苏强摄

如今,垃圾乱堆的河岸,已立起了漂亮的垃圾箱。黑龙江日报记者 苏强摄

  黑龙江新闻网讯 “三沟一河”综合治理是国家环保达标要求和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重大民生工程,今年哈尔滨将其纳入了城市“中兴”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先行治污,再造形象”,8月24日,“三沟一河”(何家沟、信义沟、马家沟、阿什河)综合治理这场民生攻坚战役正式打响。.在短短的时间里,沿岸的12余万吨垃圾清除, “三沟一河”净脸,沿岸敷设截污管线31.1公里,沿河排污企业进行全面治理,年底前“三沟一河”将实现全线污水截流。

  鏖战一线 黑臭遁迹

  11日清晨,冒着零下5摄氏度的寒冷,记者驱车来到了距主城区10余公里的何家沟红兴村段污水截留工程的截污管线敷设现场。在工地上,挖沟机、推土机、铲车等十几台大型机械隆隆作响,正在为截污管铺设开槽挖沟、回填沙土、平整土地。天气虽冷,但施工人员们个个都已是满头大汗。在场的项目经理,哈市政二公司的高立志向记者介绍,为了抢时间,争速度,他们早六点开工,到晚六点收工,歇人不歇工,连续作业,保证工程按计划推进。

  据了解,为实现年底前全线截污目标,各建设单位采取交叉作业、多点施工方式,全力推进工程建设。截至目前,已完成截污管线敷设31.1公里,占工程总量的56%。随后,记者又赶往几处“三沟一河”治理现场,看到过去堆积在沿岸的垃圾不见踪影,岸上增设了一个个崭新的垃圾箱,原有河道也露出了久违的基本形态。

  “马家沟干净了,带孙子来这里散步心情好多了!”在马家沟岸边生活了几十年的哈市市民马大娘亲眼见证了马家沟由“清”变“污”,再由“污”变“清”的反反复复,现在的马家沟美了,也亮起来了,来这里锻炼和散步的人也多了。记者沿马家沟、何家沟的部分沿岸区域而行,发现树丛中没有垃圾杂物,河道内宽敞干净,保洁人员不时巡回保洁。沿河设置的地埋式垃圾箱及小果皮箱成了美丽一景。


  市长挂帅 攻难克坚

  8月24日,哈平路一处楼房内气氛不同寻常。没有“需要编制”、“缺少资金”等问题的纠结,“三沟一河”综合治理指挥部打破常规,迅速成立,“三沟一河”综合治理全面启动。代市长林铎任总指挥,50余名来自哈市城管、城建、水务、环保、规划等部门的“主帅”们,在此“坐镇升帐”、“挂帅出征”,正式打响“三沟一河”综合治理这场民生攻坚战役。“‘三沟一河’三年后化蛹成蝶,臭水沟变城市绿色生态廊道!”会议现场,管理者做出了令人振奋的民生承诺。

  资料显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由雨水冲刷而成的马家沟是一条清渠。然而,随着两岸住户和排污企业逐年增多,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马家沟彻底变成了一条臭水沟、“垃圾河”。同是城市内河的何家沟、信义沟及阿什河,也遭遇不同程度的污染。多年来采取过很多治理措施,但终因各种原因未能达到理想目标。

  “要以对人民负责的态度打好这场战役。”林铎坚定的语气表明了政府执政为民的决心。林铎对哈市以往“三沟一河”治理方面的基础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他强调,“三沟一河”的治理,既是攻坚战,又是持久战。这一切,向哈尔滨市人民发出了这样一个信号:政府有决心、有信心打好“三沟一河”综合治理之战。

  架势拉开 多“管”齐下

  据哈市“三沟一河”综合治理指挥部综合部部长、哈市建委副主任王宪民介绍,“三沟一河”综合治理之所以如此快速实施和取得明显成效,首先在于有一个全新的运行机制,即克服以往由于没编制、没有办公条件等常规问题带来的障碍,由政府一把手任总指挥,职能委办局的一把手为指挥部成员,各成员单位派出精兵强将常驻指挥部,并在很短的时间内搭建起指挥部的组织构架,制定了若干个具体实施方案,从而得以拉开架势,迅速推进。

  记者从哈尔滨市“三沟一河”综合治理指挥部办公室获悉,截至11月1日,各项综合治理取得了阶段性成果,预计年底前“三沟一河”将实现全线污水截流。在推进中,各成员单位还创新思路,大大加快了建设进度。

  ——征地拆迁与工程建设交叉作业。各区与工程建设单位紧密配合,分段让出施工场地,使施工队伍能够提前进场施工,为工程建设争取了时间。从9月6日到10月25日,各区仅用50天时间,基本完成了今年工程用地的征地拆迁任务。截至目前,征地拆迁进入收尾阶段,已签订71.4万平方米征地协议,占应征地总量的90%;完成房屋拆迁8.3万平方米,占应拆迁总量的88%。

  ——截污管线工程年底前全部竣工。目前,已完成截污管线敷设30. 6公里,占工程总量的56%。群力、信义、平房3座污水处理厂的土建及配套工程基本完成,哈市在建的3座污水处理厂均已按照国家环保部要求,在9月30日前完成了通水调试的阶段性目标。

  ——环境治理长效管理机制初步建立。据估算,“三沟一河”从源头至入江口总长度148公里,如何保证水面及沿岸两侧的垃圾清完不再出现?据悉,哈市已建立起长效管理机制,把“三沟一河”沿岸的环境管理统一纳入城管“大扫帚”,按照城市二级道路进行管理,并增设公厕、垃圾箱、垃圾运输车等基础设施。“三沟一河”沿线将达到有日常清扫保洁队伍、有基本垃圾收集运输设施、有垃圾清扫收运的经费保障、有清扫保洁、垃圾清运的相关标准。

首页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韩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