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新闻网讯 “早上开车路面不滑,而且很顺畅,上班没耽误,这雪清得真不错。”15日8时,刚到单位的冰城市民孙女士说。
据悉,11日22时至13日20时,哈尔滨市连降两场大雪,降雪量分别为6.1毫米和9.6毫米。从12日凌晨开始,连续三天,哈尔滨市各清冰雪单位“以雪为令”、“边下边清”,打响了一场全民清雪时间和效率之战。
出动8万人 打个漂亮仗
15日6时许,道里区城管局保洁三中队的秦玉田和队员们又来到经纬街附近,对墙根、树根、柱子根进行清理。此时,她和50名队员都面带倦意,她们已经连续工作了3天3夜,每天每人平均睡眠不足4小时。秦玉田说,雪是11日22时开始下的,12日零时,她和队友们就集结了,雪一直不停,只能“边下边清”,她们负责的这段路清了几遍已记不清了。记者看到,虽然秦玉田将脸部包裹得很严实,但面部的红肿依稀可见,而且脚上的鞋泛起了很多的白霜。“很多队友的手和脸都冻伤了,一直在雪水中作业,现在鞋里都是湿的。”秦玉田说。
和秦玉田一样,哈市万余名环卫工人都是以雪为令,第一时间冲到清雪一线,扫帚扫、雪铲推……累了道边小憩一会,饿了啃口馒头,用不畏疲劳、不畏艰难的工作态度,确保了雪后城市交通的畅通。
在这场清冰雪大战中,大型机械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截至15日中午,哈市八个城区(含开发区)累计出动人力8万余人次,清雪机械550余台套,运雪车辆1200余台,运出积雪1.4万车次,430条主干街路基本清理完毕,城市道路顺畅,初步实现了保交通、保民生的目标。目前,清雪工作重点已转移向主干街路的积雪拉运和加细清理以及次干道路的清理工作。
哈市清冰雪指挥部的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今冬清冰雪,哈市各辖区都是党、政一把手亲自带队。同时,哈市建立了严格的清冰雪考评制度,全市成立5个工作督导组,随时对全市11个考核区域或单位进行督导考核。使全市清冰雪工作横向有监督,纵向有考核。
此外,哈市将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清雪作为此次清冰雪工作的重点。调动驻区、驻街单位参与清冰雪工作的积极性,建立与驻哈部队、工矿企业沟通协作机制,发挥“门前四包”的作用,使社会力量与专业队伍有机结合,形成全民动员、主动履责,多方参与的态势。
机场高速路 清雪太慢了
就在哈市上下合力清冰雪的时刻,哈市机场高速公路的清雪情况却不容乐观。15日,记者不断接到市民投诉电话称,机场高速公路清雪速度慢,有的地方都没清,路面光滑的像镜子,车辆通行受到严重影响。
15日11时,记者驱车前往机场高速公路踏访,进入高速不久,记者就看到,原本清晰的超车道、行车道、紧急停靠界限越来越模糊,路面基本都被积雪覆盖。中间隔离带以及两边的护栏下堆积很多残雪,车辆只能骑在行车道和超车道中间的虚线上行驶,去往机场的车辆都依次放慢速度前行,根本不敢超车。
记者驱车继续前行,在机场高速公路距离长岭湖出口附近,整个路面被积雪覆盖,只剩下被车辆碾过的两道车辙,过往车辆按照车辙的痕迹行驶,恐怕出现事故。在经历了近50分钟的时间,记者来到机场路高速收费站,当问及机场高速是否清过雪时,一收费员表示,“清了,这么多路哪能这么快清完呀!”
“机场高速太难走了,到处都是冰包,和市区清雪比差距太大,这还是哈尔滨的门面,这种清雪效率太给哈尔滨抹黑了。”正在机场前等客的华昌出租车公司李师傅告诉记者,机场路限速每小时110公里,但现在,每小时70公里都开不上。早晨他就是害怕路不好走,特意提前一个小时出来的,但还是差点因为路不好走延误了客人的班机。
12时20分,记者从机场返回市区,前往市区的道路更是“崎岖难行”。整幅路面犹如一块大镜子,异常的光滑,还不时有冰包出现,车辆根本就不敢快开。当记者车辆行驶到距离市区3公里左右,一起交通肇事再次减缓了行车的速度。记者看到,一辆银灰色轿车横在路一侧,几乎占了高速公路两条车道。据司机介绍,他刚刚从机场接客人回来,行驶速度每小时不到70公里,开到这里时,车身一打滑,车头撞在了中间的隔离带上,整个车体又滑到了路边的护栏上,幸亏人没受伤。
机场高速路积雪为何尚未清理完?对此,哈尔滨机场专用路有限公司总经理伊莉表示,其实机场高速路的清雪工作从雪后就开始了,但为了保护路两旁的植被,没有撒融雪剂,采取的是机械清理,因清雪车有限,使得未能及时清理干净的积雪被车辆碾压后形成了冰雪路面。从15日10时开始,公司10多台大型组合式清雪车已全部被派出上道清雪,并采取在路中央科学分撒融雪剂的方式进行路面清底。同时,公司还增派200多人的清雪队伍,对机场高速路进行地毯式清理,预计16日全部完成积雪清理工作。今后一定做到下雪时边下边清,确保车辆出行的安全和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