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全省约275万人受保障 严把低保阳光“选择”关
2010-11-19 15:12:23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常春晖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黑龙江新闻网讯 2009年,全省约275万人享受到最低生活保障政策。

  低保政策的推广对于贫困家庭具有普惠性意义,因而低保资格的认定日益引发关注。

  据了解,今年上半年,我省在全省范围内全面开展了低保清查工作,截至8月,全省共清除不应享受低保救助的城市人口6.9万人,农村人口2.9万人。

  日前,民政部发出通知,要求对低保资格进行严格审核,做到“应退尽退”。前不久,记者走进双城、绥化、双鸭山等地农村,对低保落实情况展开调查,结果并不尽如人意,还存在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对此,有关人士建议,民政部门可考虑建立完善一套行之有效的低保资格监督检查与举报机制,如设立长久性监督电话等来约束低保作假行为;对于确实存在的低保作假行为,相关部门要严格查处,以儆效尤,将低保工作提升到法律的高度,让低保政策真正惠及需要帮助的百姓。

  现象:被忽视的诉求

  建议:让百姓了解低保申领过程

  李秀有,双城市某村居民,左手残疾,双眼先天性近视近1800度,兼患肝硬化、心脏病等疾病,依靠雇工从事农业生产。妻子刘某一级残疾,四肢因类风湿导致关节严重变形,无法自理,劳动能力丧失,常年服药,家庭外债逾5万元。

  低保政策要求,凡具有本市正式农业户口,家庭年人均收入低于户籍所在区县当年农村低保标准的农村居民均属保障范围,2008年双城市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每人每年800元,李秀有初步估计自己符合要求。2008年,李秀有开始向村委会递交低保申请材料,一年后被告知未获通过。2009年,李秀有多次去乡民政所及市民政局询问低保办理事宜,被告之继续等待。2010年,李秀有放弃申领低保,此时双城农村低保水平已升至1200元。在两年的申请时间里,村委会没有到李秀有家中进行情况调查,也未曾告知低保申领具体标准,只是回复:“你家情况不符合。”

  据了解,申请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需由户主向户籍所在地村(居)委会以书面形式提出,并提供家庭成员户口、收入证明等必须材料;村(居)委会对申请农村低保的家庭进行调查、评估、公示,符合农村低保条件的上报镇(处、区);镇(处、区)对上报农村低保材料进行复核,符合条件的上报市民政局;市民政局对上报农村低保材料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进行审批。由此可知,村委会有义务告知申请人申领程序以及被拒原由。有关人士建议,应该让百姓了解低保申领过程,在低保工作推进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相关部门应贯彻宣传好低保政策,从而确保低保政策的落实。

  现象:“李秀有事件”不是个案

  建议:让低保去帮扶弱势群体

  今年秋收时节,李秀有意外接到了乡民政所的通知,要求其递交低保审核材料至村委会,并说,“你家条件应该符合。”

  9月22日,李秀有所在乡民政所有关负责同志找到他,对他讲:“新一批的低保申领工作即将开始,你家的条件符合,将材料交上来吧。”李秀有一头雾水:两年申领未果,怎么突然之间会有转机?事后李秀有得知,这一变化与网上一个帖子有关。

  4月5日,一个帖子悄然出现在网络上,帖子简单介绍了李秀有家的困难情况,讲述其低保遭拒,并希望政府能够给予帮助。记者在网上找到了这个帖子,部分内容如下:“李秀有家是一家典型的残疾特困农村家庭……妻子大小便都无法自理,时刻需要别人帮忙。就是这样的一个家庭,多年来没有申请到低保待遇……”


 

  如果说李秀有事件只是低保工作中的一个失误或疏忽,但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这并非个案。

  在绥化市北林区永安镇某村,张大爷告诉了记者这样一个词:“带龙头”(音)。“就算是不符合条件的人,材料报上去了,若是有‘带龙头’的,就会被批下来。”张大爷说。“带龙头”就是“关系”的当地土语。张大爷说周围有这样一户人家,老人享受低保待遇,而这个家庭生活并不贫困,新近花费10余万翻盖的新房子更是远近闻名。

  采访中,一些基层工作者认为,低保保护的对象是生活确实困难的弱势群体,如今一些低保保护对象变了样儿,这是工作执行出了纰漏。由此,一项相关审查监督有待展开,好让低保阳光真正照耀到那些最需要“取暖”的人。

  现象:“假低保”有待查出

  建议:严格申领健全监督监管覆盖

  绥化市某村,记者辗转见到在村大队供职的吴姓人员,他见证了该村2007年以来的低保工作。

  对于送礼办低保一事他三缄其口,但他说:“村子里一些生活极其贫困的人确实得到了低保扶持,但是享受低保待遇的人也确有通过关系得来的,我们村委会也很为难,毕竟每年低保名额有限,给谁都不是。”他介绍说,农村低保开展没有几年,目前主要工作还是普及覆盖,另外每个村子肯定都会有几个最贫困的典型,上级来检查,这些家庭就成了调查典型。省里或是民政部门派专员来一一核实家庭收入等情况,将会耗费巨大人力物力,短期之内很难实现。村委会应当对申请低保的家庭进行调查、评估、公示,但也有找上边说话的。

  据了解,全省农村低保的审查重点放在家庭搬迁、长期户在人不在、本人病故、子女结婚另过等等方面,他们不再享受低保的原因是当下不再符合低保条件,属于“应退当退”者。随着低保的运作发展,一套低保进入与退出机制将逐步完善。在全省开展低保清查工作中,仅绥化市就有3175户6540人被清除低保队伍。

  真正的“假”低保是在申领之初就涉嫌动用关系或弄虚作假者,这样的人与低保机制的合理退出者理应有所差别。举报渠道欠缺,担心受到排挤,默认不公待遇,部分农村低保的阳光,出现了不应该的选择性照耀。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专家赵瑞政说:“随着低保运作机制的完善,一套流动性进入退出机制将完备建立,部分低保户脱离低保条件反映了低保政策对弱势群体起到了帮扶作用;而真正意义上的假低保需要在制度约束和全民监督中被查出。”

[1]  [2]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王凌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