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0月26日讯 不久前,南岗区龙泰社区结束了长达两年多的一次低保普查———在原有的216户低保家庭中,竟然发现有123户早已不具备低保资格,“瞒保”户多过真低保,甚至有人开着私家车还在月月领着低保金。
荣市街道办事处龙泰社区书记韩春英说,本着政府应保尽保的原则,这些年社区为所有符合条件的人员都办理了低保,到2007年低保家庭达到了216户。“为保证低保的公平,社区干部对这些低保户经常入户、走访来了解他们家庭的实际状况,但要掌握他们的真实收入仍然很难。”
从2007年开始,哈尔滨市实施了新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办法》,对享受低保的人员资格做出新规,如拥有汽车、摩托车、高档宠物的;2年内购置或者中高档装修住房的,或1年内新购置彩电、冰箱、音响等单项价值1000元以上家用电器及高档家具的,均不能享受城市低保等。根据这些新规,龙泰社区于当年底开始对所有的低保家庭进行摸底调查,清查已不具备资格的低保户。
让社区干部没想到的是,这一次清查进行了两年多,查出的“瞒保”户远远多于真正的低保户。韩春英说,虽然此前社区不间断地对低保家庭进行调查摸底,但这次清查还是进行得很艰难。两年多里,社区干部们入户调查、走访四邻、外围了解,想尽了办法,清理出超过一半的“假低保”。在这些人中,有的是因退休、子女就业使家庭收入改变;有的是从前不具有劳动能力的身体恢复了;有的是近期家里买了新冰箱新电视;更有甚者,家庭成员每天开着私家车出入,还在月月领着低保金。最终,这123户“瞒保”户都被停发低保。
据了解,目前哈尔滨市城市低保人群达22.4万人,城区低保标准为每人310元/月,仅去年一年,全市就为城乡低保人群发放低保金5.24亿元。对享受低保的人群,除了靠讲诚信,相关部门有何监管措施?据南岗区民政局救济科有关人士介绍,为严把低保“入口”,从今年4月起,哈尔滨市民政部门对新申报的低保人员采取了收入核对机制,与劳动、工商、交通、房管等多部门联动,对申报者的家庭收入等信息进行严格核对。但对已享受低保的家庭,仍是利用街道、社区等基层单位采取每月核查、季度抽查等办法进行动态管理,来防止“骗保”等现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