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1月20日讯 近日,国家统计局黑龙江调查总队在全省16个市县进行的调查显示,城市居民总体对我省交通状况表示满意,平均满意度为70.1%。其中,对本地区公共交通满意的城镇居民仅六成。道路交通基础设施滞后、交通拥堵、路网不完善、公共交通市场管理不规范已是各地通病。
我省城镇公共交通的快速发展为市民出行带来了方便,尤其是公共交通车辆经过数次更新换代,基本上都更换为无人售票公交车,大大提高了城市管理水平,新型公交车已经成为城市的一道风景线。各类车辆的迅猛增加给道路交通方面带来很大压力,一些大型城市的繁华路段堵车现象严重,原本从不堵车的一些中等规模城市现在也开始出现堵车现象,给市民出行带来很多困扰。调查显示,居民对本地区公共交通状况非常满意的占18.3%;认为比较满意的占44.1%,两者总计达62.4%;认为不太满意的占9.7%;认为很不满意的占3.7%;另有22.7%的市民认为一般;1.4%的市民不清楚。
公共交通市场管理不规范。我省公共交通车辆处于基本饱和状态,但由于部分公交线路设置不科学、公交班次间隔时间过长、公交站点不足、人流高峰期班次频率不高、夜间营运时间短等原因,造成市民乘车困难。市民平时候车时间长,人流高峰期公交车超载严重,夜间公交车难觅踪迹,增大了市民出行困难。另外,管理不够规范,司乘人员素质也参差不齐,突出表现在公交和出租车行业上。
道路交通基础设施相对滞后,城市道路网络不完善,环城路建设及城市内部路网也未彻底连通,车辆分流难以实施,各类车辆混杂无序。尚无大型专业停车场,机动车辆在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及公共场所随意停放,使道路变得更为狭窄和拥挤。交通基础设施落后,部分交叉路口未设人行横道线、减速标志,有的交叉路口未设信号,事故发生率相对较高。
全民交通安全意识不强。尽管近年来市民的交通安全意识有所提高,但距文明城市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机动车驾驶人员随意停车、违章掉头、强行超车、超载超速行驶、驾乘摩托车不戴头盔等情况普遍存在,骑自行车穿越红灯、与机动车辆争道,行人不走人行道、横跨交通隔离栏等现象也随处可见,特别是近年来大货车超速、超载、疲劳驾驶、不系安全带、不按规定车道行驶等问题已成为我省重特大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