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1月26日讯 豆你玩、蒜你狠、玉米疯、姜你军等新词,在2010年几乎成了物价上涨的代名词。无论是食品,还是生活用品的价格似乎都在上涨。物价上扬,为了省钱,哈尔滨市内涌现出了一个新的族群——海囤族。
囤吃喝、囤日用品、囤年货 中老年成超市“海囤”主力军
两桶食用油、三提12卷装的卫生纸、两大袋1.5公斤装的洗衣粉,还有调味品、洗护用品等等,这是62岁的李玉芬大娘此次去超市抢购收获的“战利品”。之所以说是“战利品”,是因为李大娘说,“现在去超市买东西,就像是打仗,尤其是那些特价的鸡蛋、豆油、肉,你早上不去排,说不定下午就没有了。”
23日,记者在香坊区大润发超市门前的班车停车场内看到,像李玉芬大娘一样买的“盆满钵满”的顾客不在少数,几乎每个等车的顾客脚下都堆放着四五个装有豆油、卫生纸、面粉、猪肉、火腿肠等商品的购物袋。一些中老年顾客明显都是各家超市的常客,一边等车一边交流着各种价格信息和购物省钱心得。走进超市记者发现,虽然是周二的上午,但购物的人流比以前周末的人流还要密集,尤其在米、面、油等产品和日用品的货架前,聚集了更多的顾客在选购。
记者又走访了沃尔玛、家乐福等多家超市发现,各家超市里都活跃着很多海囤族,而且以中老年顾客居多。市民张阿姨还没逛到超市收银处,购物车就已经装得满满当当。张阿姨和老伴都是国有企业的退休职工。老两口的工资都不高,面对物价频涨,让她不得不更加精打细算地过日子。最近她也加入了海囤族的行列,经常拽上老伴,在各大超市中“货比三家”,“现在家里的冰箱、储物柜快塞满了,能存住的都尽量囤点。你看,今天这苹果的质量就挺好,才2.5元一斤,我一次买一大袋,留着慢慢吃,这样能省点钱。”
市民程先生的购物车里,装了两桶豆油,一袋5公斤装的面粉以及一袋2.5公斤多的速冻海杂鱼。他一边选购,一边还打电话向家里的爱人请示,“她听说要涨价,就让我来超市提前买点油、面什么的,我也搞不清哪个品种的性价比高,一边买还得一边汇报”。
据销售负责人介绍,一些做促销的豆油、面粉,现在卖的最火。不少购物的市民都是想赶在“涨价”之前囤些货,“有些品种仓库里也没有货了,补货都赶不上卖得快。”除了面、油等商品外,手纸、洗衣粉、个人洗护用品等生活日用品也属于海囤族的重点目标。除此之外,衬衣衬裤、袜子内衣等纺织品也成了中老年海囤族的囤货目标。某超市的销售人员说,“这些都是每年过年前才旺销的商品,现在东西涨得快,不少人都开始提前备年货了。”
囤金饰、囤优惠券、囤藏品 80后“海囤”的东西很时髦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海囤族不仅越来越多,而且年龄层也越来越分化,不同年龄人囤的种类也有差异。年轻海囤族与中老年海囤族的专注点不一样,这些年轻人把目光投向更“时髦”的领域。
随着金价的节节攀升,黄金、金饰品等投资在一些过去青睐股票、基金投资的年轻人中越来越流行。在道里区一家黄金投资公司内,32岁的寇先生刚刚以308.6元的价格购买了两根20克的原料金投资金条。他告诉记者,“我们同事在一起经常谈论关于理财投资的话题。最近股票行情不太好,银行利率也不行,楼市更难说,大家觉得选择投资黄金可能更稳妥一些,比较保值。我把手里的股票卖了,囤点黄金。”销售人员介绍,最近一段时间黄金的价格比照一周前已经有所回落,而在11月中旬出现的最高点,已经达到每克310元左右,而在去年同期,投资金条的价格仅为每克245元左右。“现在买金条的,可不全是中老年人了,很多年轻人也越来越关注黄金的投资,不少顾客都是一次来买走几百克的黄金。”
除了黄金投资越来越受年轻海囤族的青睐,购买各种贵金属纪念币的年轻顾客也见多。
在南岗区某银行内,记者遇到刚买了一套新发行纪念币的周先生。他告诉记者,自己跑了两家网点,才买到了这套纪念币。记者询问他是怎么得知的,周先生说,“现在物价涨得这么快,哪有人不理财,不算计着怎么防止自己的资产贬值的。我加入了一个理财群,在群里一些经济基础还不是很富足的年轻人都在讨论怎么在这样的环境下,保住自己的辛苦钱。很多人认为,面对通胀,像父母辈一样,囤东西防通胀,有点太老套了,也不是个积极的办法。大家交流了很多投资领域,发现收藏纪念币是个很好的投资项目,比股票稳,比存款收益大,最主要是风险小。所以,我才来买了一套纪念币,即使不升值,囤下来,留给刚出生的儿子,也算是个有价值的纪念呀。”
多年从事纪念币销售的马先生说,最近,金币已经涨得很高了,一枚金币价格动辄上万,相比之下,投资门槛较低的银币更受青睐,某些题材的银币涨得更快。他还透露,现在店里每天都忙得走不开。对于客户的投资心态,马先生表示,全世界都面临通胀,一些人才会大手笔地购入贵金属纪念币等有形资产,防止纸币贬值。
促销季提前 商家“与时俱进”迎合市场需求
记者走访了哈市多家超市发现,面对飞涨的物价,市民们热衷囤货的同时,各大卖场也为这些海囤族们悄悄地提供着便利。食品、日用品“买一送一”,或变身“优惠家庭装”批量上市,供市民们挑选。以前每逢过年才会大量涌现的“家庭装”大瓶饮料、“分享装”零食,现在都提前“上阵”摆上了促销台。成箱的奶制品、大包装的方便面等也成了市民抢购的焦点。哈市香坊区一大型超市中奶制品及方便面的销售人员告诉记者,最近来购买整箱食品的顾客数量明显增多。
在南岗区红旗大街家乐福超市内,记者看到5公斤一袋的面粉成堆地摆放在过道旁的货架上,17.8元的售价吸引了不少市民购买。“最近粮油都在涨价,今天和老伴来超市就是想找点‘便宜货’囤起来。”家住黄河小区的一对中年夫妇边费力地搬运着面粉,边打趣地说,“粮油涨、菜价涨,就是工资不涨。前几天女儿买了四五桶豆油说怕涨价,现在家里都快成仓库了。”
在宣化街一大型超市内,一市斤沙丁鱼仅售3.9元,排队购买的市民队伍有三四米长。理货员边帮忙称重,边维持秩序。“这两天我们超市都在做沙丁鱼促销,赶上便宜我们自己都留点儿。”搬运沙丁鱼的理货员指了指身旁的空箱子说,这都是两三个小时内卖出的。记者看到,不少市民一次就能购进二三十斤。“这鱼肉挺厚实的,冻起来什么时候想吃用高压锅焖一下就能上桌。”一位刚抢购了26斤多沙丁鱼的市民顺手将成袋的鱼扔进已经满是日用品的购物车里。
超市卖特价菜时也会吸引不少市民。这不,蔬菜专区内,理货员刚将一车茄子、辣椒倒入售货专柜,不少中年人、年轻人便围上来开始挑选。“两块多钱一斤的茄子挺便宜了,蒸熟了浇上点热油炸出的辣椒圈,再拌上些蒜、香菜,做得稍咸点可以当咸菜,做淡点现吃都行。”一名正在挑选茄子的中年妇女告诉记者,眼看着物价上涨,放在家里的工资变薄的速度越来越快了。“孩子还上高中,中午带饭吃既省钱、又卫生。”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所谓“民以食为天”,在食品专区内聚集的市民多,促销员也不少。正因如此,不少市民已将逛超市当成了他们的“必修课”,赶上超市打特价就都多买些储存起来。
“特价商品、打折商品我们几乎每天都有,这主要是根据生产厂家或供应商的要求而定的。不过今年的促销活动确实比往年提前了。”哈市某大型超市工作人员如是说。
专家:政府出面平抑物价 海囤没有必要
在采访中,不少市民表示,如此囤货才觉得生活有保障,他们囤的其实是“安全感”。在工资赶不上CPI增长速度的情况下,民众便充分开动脑筋应对涨价。如今网络上不少人也纷纷晒出了“省钱秘笈”,诸如“100元都能买些什么”等网帖也受到大家关注。
对于目前哈市出现的海囤族,专家认为,海囤族反映出的是百姓应对物价上涨时的盲目和慌乱,是面对日益高涨的物价的无奈选择。生活日用品涨价必然牵动公众最敏感的神经,但最让人担忧的还是垄断式的“搭车涨价”及中间商。针对商业行为的“囤积”,政府应出面干预。
“目前国家已出台了相应平抑物价的措施,力保百姓的菜篮子和米袋子。因此百姓对于通货膨胀引起的物价上涨没必要如此恐慌。”省社科院研究员、省科技顾问委员会内外贸专家组专家、哈市专家顾问委员会委员宋魁认为,现在哈市部分菜价已陆续回落,市民大可不必争相购物囤货。“每年到年节前物价都会略有涨幅,对此市民应平静对待。”
面对“海囤”的方式,一些理财专家也在网上传授“省钱经”。易保存的物品遇到“特卖”时可适量囤,但大多数日常用品最好不要囤。因为囤积不仅打乱了正常市场供求秩序,而且市民们也将承担物价波动、商品变质的风险。在购物前提前列出所需物品清单,避免盲目消费。此外,市民也可从网上折扣店购物,降低生活成本。
相关链接:
★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数据显示,7月份我国CPI涨幅达3.3%,8月达3.5%,9月达3.6%,连创新高。从数据上来看,国内物价越来越大的上涨压力也见端倪。国家发改委日前发布数据显示,10月份我国猪肉价格稳中略升,鸡蛋价格有所回落,牛羊肉和鸡肉价格继续小幅上涨,食用油和蔬菜价格上涨较为明显。
7月、8月和9月我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涨幅连创新高之后,10月份CPI可能再度刷新高点纪录。11月,权威部门有关负责人在一内部论坛上指出,四季度我国CPI可能出现月度上涨4%左右的情况,物价上涨压力将进一步加大。考虑农产品价格上涨是长期趋势,政府将通过抛储等经济手段来应对物价上涨,包括发改委在内的多个部门紧急出手平抑物价。
★24日,黑龙江省物价、商务、交通等部门按照国家部署,针对省内部分农产品、食品价格持续上涨问题,决定启动实施多项措施稳定物价,保障群众基本生活。
商务部门积极争取国家将我省纳入全国农产品现代流通试点省份,与海南省签订了蔬菜购销合作协议。依托2.2万家标准化农家店、33家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及农产品流通企业,加速农产品流通。同时,启动应急预案,制定食糖、猪肉、蔬菜市场调控工作方案,分批次向大中城市投放了2000吨猪肉,平抑市场价格。对主要生活必需品市场运行进行监测,实行日报制度。总体看,全省每个中心城市至少拥有一个区域性蔬菜批发市场,基本满足居民需求。全省大米、面粉、豆油、柴油等主要生活必需品库存充足,品种丰富,市场供应正常。
我省物价部门近期也将出台并落实好临时补贴政策,启动临时价格补贴机制,对优抚对象、城乡低保对象、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发放价格临时补贴;将增加对大专院校特困学生和学生食堂的补贴。
铁路、交通等部门对涉及民生物资、产品的运输,做到尽量不封或少封道路;即便被迫封闭,也要尽快清除冰雪,决不能影响农副产品等物资的运输畅通。给予运输农产品车辆提供方便快捷的“绿色通道”。
此外,我省相关部门即日将启动严厉打击乱涨价、变相涨价以及合谋涨价、串通涨价等违法行为。重点打击恶意囤积、哄抬价格、恶性炒作等行为,完善信息平台建设和信息发布制度,加强价格监测预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