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创三优 促发展】特色绥芬河 文明口岸城
2010-11-26 13:58:00 来源:东北网  作者: 李楠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1月26日讯 (记者 李楠)绥芬河市作为一座口岸开放城市,是中俄两国文明交融、容纳多元文化新型城市。近年来,绥芬河始终把创建“三优”文明城工作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国际商旅名城的重要载体,以开放、包容、诚信、好客、创新的人文精神为核心,强力推进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涉外服务环境整治和市民素质提升“三大工程”建设,努力打造独具魅力的中俄特色品牌,创建中俄国境文明诚信之都。

  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品位

  近年来,绥芬河市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率先建设成东北地区最具特色、最适宜人居的城市为目标,紧紧围绕“美化、净化,绿化、亮化”这一中心工作,彰显“中俄特色、山城特色、生态特色”三大特色。在市政设施建设方面,绥芬河市先后投入10多亿元,全力推进一批涉及国计民生的市政重点项目建设。加快西城区开发进展,组团三工程全部完工,楼房全部入住;老城区改造步伐加快,梨树街回迁楼建成入住,新建街路4条,维修17条。北海公园、沿河带状公园和中俄文化广场投入使用。还完成了通天路环形桥、新国际客运站等一大批基础设施项目。

  以环卫设施建设为完善城市功能的重要途径。近年来,绥芬河市大力实施“城乡洁净工程”和“蓝天、碧水、安静”工程,加大环卫基础设施投入,新建了污水处理厂、生活垃圾填埋场。认真做好工业园区和“三产”行业大气污染治理。今年1—8月份,绥芬河市大气环境质量优于国家二级标准的天数达到235天。统计显示,市民对城市环境保护满意率达到了80.98%。

  “绥芬河数码港”等数字化网络平台建设也使绥芬河市城市管理的科学水平得到了提高。便民“一卡通”系统工程、数字媒体系统工程也正在紧张的推进当中。

  管理体制改革解决创建工作深层问题

  绥芬河市整合城管资源,对建设系统分步进行改革,先后将市政、园林、环卫管理职能重新整合,并将管理范围扩展到农村,将原来的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变更为城乡管理综合执法局,较好地解决了以往“一片树叶落下多个部门管理”、工作相互推诿扯皮等现象。

  确立城管局的主体地位,解决“上下”矛盾。由主管城市建设的副市长兼任建设党委书记,增强了城市建设与全市其它重点工作的统畴协调。全市形成了党政一把手亲自抓,主管领导集中力量抓,党政合力抓的全市城市管理新格局。

  以城乡一体组织机构,解决“条块”矛盾。城管、公安、环卫、市政、园林整体联动,实现了面上与点上、条与块的结合,为搞好“三优”文明城环境卫生整治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还成立了路灯、桥梁养护公司,以企业化运营管理解决管理与发展的矛盾。

  “网格化”管理,确保创建工作铺满盖严

  在实践实施城乡洁净工程中作中,绥芬河市采取网格化管理方式,以街路为网格,实施细节管理,以实施净化工程为重点,全力“治脏”,以规范城市秩序为重点,全力“治乱”,以实施美化工程为重点,全力“治差”,使“三优”文明城创建不留死角。

  落实区域责任制,确保城乡环境卫生管理到位。建立“三级管理”网络,管理流动商贩到位。以网络监控系统,到位管理流动人口动态。半年来,共抓拍违反城市管理规定的行为1407次,其中包括流动商贩752次,清理兜售人员198人次,乱摆乱放367次,乱泼乱倒52次,查处违章建筑44处,牌匾设置21次,破坏路灯设施3次,其他不文明行为212次。管教并重营造良好经济发展环境

  为了引导广大市民参与到“三优”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中,绥芬河市以“市民素质提升工程”为载体,开展了涉外服务环境专项整治活动,优化市场环境。同时各职能部门坚持以人为本的宗旨,树立“四个贴近”的服务理念,将依法管理与有情服务结合起来,吸引群众参与,在全市积极营造讲文明、讲诚信的人际环境。

  在中心广场组织“文明诚信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万人签名活动,向市民和俄罗斯游客散发中俄文对照传单等活动。运管部门向俄罗斯游客发放《道路运输维权联系卡》;为出租汽车司机发放《文明服务、守法经营手册》等。以全市皆知“创三优”,人人文明展现口岸城市魅力。

责任编辑:强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