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综合
搜 索
《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简报》第48期
2010-11-26 17:35:25 来源:东北网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双城市实施“五项工程”

  推进农村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

  一是素质升级工程。借助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制作了创先争优电教片、农村实用知识电教片,组织全市246个村的党员干部群众利用远程教育站点进行学习,使远程教育真正成为促进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提升农村党员群众素质,帮助农民增收的“助推器”。组织开展巡回宣讲活动,选派5名哈尔滨市级优秀村干部和10名双城市优秀农村党员组成宣讲团,到各乡镇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中进行先进事迹巡回宣讲。组织农业、畜牧、水产等技术骨干党员成立了村屯宣讲团,把农村实用技术送到田间地头。目前,已经完成了5个乡镇、12个村屯的宣讲任务,3000多名党员群众参加了学习,在全市形成了争创先进、争当先锋、争做致富带头人的浓厚氛围。

  二是示范带动工程。分别选树了市、乡、村三级先进典型,使农村党组织和党员学有标杆、赶有目标。市委确定7个乡镇党委、14个村党支部、5个优秀村党支部书记、10名优秀党员为全市创先争优活动典型,“七一”前夕组织乡镇党委组工干部、村支部书记200余人进行了观摩交流;各乡镇分别选树2个支部先锋、5个党员先锋、5个致富先锋,在本乡镇内进行巡回宣传;各村分别选出2—3个党员先锋和致富先锋,逐户宣传引导创先争优。市委还将各类先优的先进事迹制作成光盘,发放到各支部党员服务中心,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

  三是民主畅通工程。大力推行党务、政务、村务公开,在乡镇、村屯便于群众观看的地方设立公开栏,把上级党组织和本级党组织政策文件、决议决策、党组织建设动态、干部选任、村重大事项、村集体经济、社会事务等内容全面公开,实现党员群众与党务、政务、村务零距离接触。全面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深化“村民参与、村官承诺”考评活动。全市4800余名有践诺能力的党员全部进行了公开承诺, 12000余项承诺事项正在逐项落实。四是基层党建规范工程。规范阵地建设,全面启动了50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其中17个村已经完成主体框架,建设修缮图书阅览室27个、村民活动广场98个;规范制度建设,统一规范“三会一课”、党务公开等党建工作制度,制作悬挂“四议两公开”流程图及各项制度揭示板272块;规范党组织活动,重新明确了农村党组织党建联系点、党建指导员,对农村党组织活动开展进行及时有效地指导。

  五是农民增收促进工程。组织乡镇党委紧紧围绕完善村级经济发展思路,逐村组织召开党员群众座谈会,结合实际,反复研究,进一步明确了拓展畜牧养殖、棚室菜种植、绿色品牌生产加工、劳务输出和农副产品加工五大产业的发展思路,找准了农民增收致富的突破口。在全市村级党组织普遍开展了党员致富先锋、一帮一等活动,带动群众干事创业,全市各村党组织904名党员与群众形成稳定的帮扶对子,738名党员致富先锋活跃在农户家中、田间地头,帮助解决农村生产的实际问题。同时,积极帮助农民争取项目、协调资金,扶持农民发展产业。市农委为农民争取500栋水稻育苗大棚项目,有效提升了水稻栽培质量和效益。临江乡建江村党支部经过多方努力,争取世行贷款1000万元,成立了农业机械化合作社,为提高粮食产量、增加农业效益提供了保障。

  方正县强机制重服务

  推进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

  建立五项机制,为创先争优活动提供制度保障。一是建立责任机制。把创先争优活动纳入全县党建工作目标考核内容,层层落实责任。实行三级目标管理,县委对基层党委、基层党委对所辖党支部、基层党支部对党员,逐级签订目标责任书。评定结果作为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年终目标考核重要依据。二是建立帮带机制。建立了先进基层党组织与后进党组织结对和优秀党员与后进党员结对抓帮扶、老党员与新党员“一帮一”抓带动、中间党员“手拉手”抓共进、领导干部定点联系抓指导以及党员“双带”、乡村共建等帮带机制,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传、帮、带作用,为创先争优活动的深入开展奠定了基础。三是建立指导机制。县委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派出4个巡回检查组,对基层党组织开展活动情况进行不定期巡查指导,有效把握好活动方向和节奏。定期召开经验交流会,通过交流发言、观摩学习、研讨座谈、征求意见、发放通报等形式,为全县基层党组织搭建互相借鉴、共同推进的平台。四是建立群众参与机制。积极引导和邀请群众广泛参与创先争优活动,通过城乡党组织互助帮扶、党员与非党群众结对帮扶、“党员进社区、进企业、进农村”帮扶等活动,不断提高群众参与程度,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党组织在谋划活动思路时向群众问计,使创先争优活动过程成为访民意、集民智、听民声的过程,成为宣传发动群众、凝聚党心民心的过程,使创先争优活动真正成为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民心工程”。五是建立宣传机制。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以及信息简报作用,宣传各行各业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的典型事迹,在县广播电视台开设了活动专栏,现已播发创先争优活动专题节目23期,编发信息简报18期,努力形成学习先进、崇尚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风气。

  实施五项服务措施,助推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一是制作农村党员服务卡。以乡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为重点,将机关党员和站办所业务人员的姓名、电话、分管工作、业务职能等信息汇集制成卡片,发到群众手中,方便服务群众,已发放服务卡1200余份,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53件。二是组建党员义工服务队。8个乡镇共成立党员义工服务队23支,实行分类管理,在农村文明创建、医疗服务、科技扶贫、支学助教、法律援助和扶持企业发展等方面进行服务。共开展综合环境整治8次,深入基层服务98次,受益农民320多人。三是设置协会党建服务员。派驻有经验的老党员和有头脑、有能力、有干劲的青年党员18人到协会党支部挂职,为协会党组织提供义务服务。四是设立党员服务台。在8个乡镇党群办设立党员服务台,专门负责接待群众有关党组织和党员的信访工作,为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并建立服务台账,记录接待信访过程,及时向主管领导反映情况,妥善处理信访问题,现已受理信访件62件,已处理完毕56件。五是建立党员领导干部服务档案。为8个乡镇每名领导干部建立一份党建服务档案,记录开展党员服务活动的情况,注明服务内容,体现完成实效,并于年终进行综合统一的评价分析,作为干部考核的重要依据。

  香坊区在裸土地面整治工作中充分发挥党组织党员作用扎实推进创先争优活动

  香坊区委在全市裸土地面硬化绿化集中整治战役中,围绕“争先进、树形象、作表率,全力推进‘三区’建设”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充分发挥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在急难险重任务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保证集中整治工作顺利实施。

  一是区委重视抓统筹。结合区情实际,统筹规划,确定了“突出重点、坚持标准,自加压力、扩大范围”的工作标准,成立了以区委书记、区长为组长的集中整治工作领导小组,设立指挥部,下设检查督导、宣传、综合、庭院、包保推进、硬化、亮化、绿化等13个专项推进组,具体对全区各单位落实裸土地面硬化绿化集中整治工作进行检查督导。下发了《关于在裸露地面硬化、绿化改造工作中进一步发挥各级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通知》,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结合裸土地面硬化绿化集中整治工作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在集中整治工作中创先进、争先锋,并将开展集中整治工作情况作为党员领导干部考核和党员年度民主评议的重要内容。

  二是党组织履职争先进。组织街道社区党组织通过开展入户走访、庭院排查、谈心谈话等形式,及早掌握本辖区影响整治工作的主要问题,为上级党组织正确判断和科学决策提供详尽准确的第一手资料,切实帮助群众解决绿化硬化中的实际困难。在街道普遍建立了“四包四抓”的管理体系,即一把手包物业,班子成员包科室,科室包社区,社区包楼道,形成了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其他班子成员具体抓,机关党员干部协助抓,社区党员群众共同抓的工作格局。同时,实行“三级联评”机制,对管辖范围内的环境卫生工作进行三个层次的联评,即街道党组织联评、所属党组织联评和党小组联评,目前,20个街道110个社区党组织共进行“三级联评”340次,解决实际问题1727件。通过“三级联评”,实现了党员责任区和党员服务区内环境综合整治的网络化、无间隙的全覆盖管理,有效提高了整治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水平。

  三是党员踊跃当先锋。注重发挥市区党代会代表和党员作用,在社区组建了庭院党员服务队、党员护绿队、党员看护队等志愿队伍,实行了党支部书记值班日制度,设立了楼道党小组责任岗,要求社区党员在集中整治工作中做政策法规宣传员、思想政治工作员、社情民意信息员、社会稳定战斗员。同时,各街道党组织充分利用“十方联动建家园”共驻共建机制,召开街道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发动辖区党组织和党员职工共同关注周边环境状况,共同为改善环境献计献策,出工出力。目前,全区共组建345支党员志愿者服务队,有1768名在职、无职党员参加,组织大规模义务劳动230次,清理垃圾3200余吨。党员提合理化建议978个,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2398个。

  四是党员干部作表率。区委、区政府领导坚持经常深入到工作现场,靠前指挥,及时指导和帮助解决整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不分节假日,加班加点,坚守在整治工作第一线,切实为党员群众做好集中整治工作做出了表率。截至目前,全区投入整治资金近4000万元,区领导下基层指导、检查、调研、督办30余次,帮助解决难题110余件。

责任编辑:王凌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