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法治聚焦
搜 索
绥芬河警方侦破“会议营销”骗术 七惊喜原是七陷阱
2010-11-27 16:10:32 来源:东北网  作者:张微 王涛 杨林川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会议传销”现场民警在向受骗群众讲解防范知识。

  东北网11月27日讯(张微 王涛 记者 杨林川)近日,绥芬河警方侦破一起以老年人参加的会议营销方式为手段的诈骗案件。

  警方通过调查发现,诈骗人员共实施了7个环环相扣的连环骗术。这7个连环骗术就是所谓的商家在夸大产品功效,以远远高出产品数十倍的价格,按照常理是无法售出的,在经过实施连续7个骗术后,也就是商家所说的7个反馈给买方的惊喜后,让老年人相信自己买到的是真货,得到的是最大的优惠。

  绥芬河警方接到举报后,迅速查清了这伙欺骗老年人的诈骗团伙,并联合工商部门坚决予以打掉。切实确保保护了广大老年人的切身利益不受到侵害。

  精心组织周密谋划

  姜某、马某、张某均为黑龙江省牡丹江地区无业人员,出于对金钱的渴望,几个人一拍即合,打算以会议营销的手法在牡丹江地区挣点钱。于是在2010年10月份,几人相约一起来到边境口岸城市绥芬河。由姜某、马某共同出资,组织策划会议程序安排,姜某负责联系货源进货,马某负责讲保健知识及推销产品,张某负责联系会场、办理工商展销证、维护会场秩序,以及负责整体活动期间产生的花销。一切都准备就绪后,张某就组织雇来的几个人一起到绥芬河人员比较密集的中心广场、步行街针对全中老年人,以讲解保健知识为由发放宣传单,吸引中老年人去听课。开始了会议营销的第一步。

  舍得小利吸引老年人来听课

  通过发放宣传单,他们把100多位老年人引到了事先租下来的会议大厅,身为农民的马某以马“医师”的身份出现,并向老年人讲了关于会场的纪律,唠了些家常后,马医师给了在坐的每一位老年人第一个惊喜,就是给每一个来的人发了价值1.50元钱的切菜器。他发放这个不值钱的切菜器,就是抓住老年人贪图小便宜的心理,设下埋笔,吸引他们第二天再来听讲课,好让自己的犯罪活动得以继续实施。

  第二天,果然在收到礼品的老年人的带动下,来了200多位老年人,是第一天的一倍。这次犯罪分子没有实施让老年人花钱,而是在马“医师”讲了一些关于养生的知识和从网上下载的一个治疗疾病的偏方后,继续给每一个听会的老年人发了价值2.70元的护膝和1.50元的切菜器。马“医师”等人紧紧抓住老年人有时间,注重身体健康的心理,在会上与老年人达成互动,欺骗老年人的感情,抓住老年人的信任感和亲和力,进一步拉近了与老年人之间的距离,与其实施骗术又近了一步。

  在过了四五天后,马“医师”才真正的送给老年人第一个惊喜,也就是实施了第一个骗术。

  在上次讲课后,他看到听课的老年人大约有300人左右,便提醒来的人在第二天听课时带10元钱来。第一次开始卖的产品是蜂胶牙膏,每支蜂胶牙膏不到2元钱,并且是他与姜某是从哈尔滨的一家保健品公司赊欠来的。这一天,他卖了200多个。第二天,他在讲完课后,亮出了第一个惊喜。他将买牙膏的钱退还给老年人,又白白赠送了竹碳皂一块。这样一来,等于将10元钱退给来听课的老年人,而且还白送了牙膏和竹碳皂。

  在老年人还沉浸在喜悦之间时,马“医师”又向老年人讲解了新视康眼贴的功效,他夸大其词的吹虚一番后,让老年人交10元钱,购买一张预定押金卡,凭这张10元押金卡再花50元钱就可以购买达个有着神奇功效的眼贴。为了鼓励老年人多多的购买,他以第二天送惊喜为诱饵,吸引了100多人购买了押金卡。这样环环相扣到了第七个“惊喜”。


民警现场核对收缴物品清单。

  警察揭穿马“医师”身份面纱

  在马“医师”给老人送了最后的惊喜的时候,警察及时出现,没有使马“医师”等人得逞。而他的7个惊喜只不过是7道运用的战术,他的目的就是为了欺骗老年人,向他们隐瞒事实想象,夸大产品功效,让老人们购买产品,在送上相应标注着昂贵价格的商品,让老人们感觉到自己货有所值,自己并没有受骗上当。

  这个自称出生于东宁县绥阳镇,并且考入北大的马“医师”其实就是宁安市的只有着高中的文化程度一个农民,根本就没有他所谓的“医师”资格。而他公开这样称呼自己,也就是为了得到老人们的信任,从而让他们购买产品。

  马“医师”忏悔不该欺骗老人

  记者问他将如何面对这些信任他的老年人时,马“医师”发出忏悔,他向记者说后悔不应该这样对待这些善良的老年人,做生意有很多方式方法,自己不应该选择这样的做法来欺骗老年人。他向绥芬河所有受骗的老年人道歉,并同记者承诺,全部退还老年人购买产品的钱,他们喜欢什么样的产品就留什么,不退也行。只恳求能够得到他们的原谅。

  警方提示

  会议营销隐藏着很多不可告人的秘密,往往是针对保健品而召开的一个产品推销会,在这里的产品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的同时,从表面上看,购买人像是占了大便宜,实际上购买人不但没有占到便宜,而且还上了一大当,购买的产品根本就是不值钱的一些滞销的积压货。而且,会议营销的经营方式中,一个“骗”字贯穿于全过程中,环环相扣,让人防不胜防。为了防止广大群众再次上当受骗,警察给您几点温馨提示:

  一是购买保健品要到正规门店里去购买,这样产品均备具齐完的相关手续,购买放心,事后能够退换。

  二是不要轻信街头散发的关于保健品的小广告,这些广告多是夸大产品功效,欺骗广大消费者。

  三是不要参加会议营销方式方法的产品介绍会之类的活动,室内聚集人多后,空气不流通不说,而且在有意外情况时,容易发生踩踏导致人身受到伤害。

  四是会议营销不同于正规营销方式,其推销的产品均为虚假广告做陪衬的、厂家积压的产品,均不具备保健品的功效。商家本着吃不好,也吃不坏的心理向人推销产品,可见这样的保健品根本不具备保健功效。

  五是在生活中如果遇到类似骗术贯穿于全过程的会议营销活动时,要积极向公安、工商部门举报,警方和工商部门将最大限度地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何谓“会议营销”

  会议营销也叫做数据库营销、服务营销。是指通过寻找特定顾客,利用亲情服务和产品说明会的方式销售产品的销售方式。会议营销的实质是对目标顾客的锁定和开发,对顾客全方位输出企业形象和产品知识,以专家顾问的身份对意向顾客进行关怀和隐藏式销售。

首页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张喜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