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综合  >  文卫·体育  >  体育
搜 索
龙江体育健儿亚运收获9金4银1铜完美收官
2010-11-28 08:33:11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王白石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黑龙江新闻网讯 27日晚,燃烧了16天的亚运圣火渐渐熄灭,第十六届广州亚运会也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我省体育健儿的成绩和表现可圈可点,概括起来就是四个字:优异、完美。

  本届亚运会我省有田径、游泳、棋类、摔跤、射击、自行车、举重、篮球、手球9个项目15个运动员入选,代表国家队参赛。较之上届多哈亚运会的8人参赛7个项目,获得3金,本届亚运会共收获9金4银1铜,实现了参赛人数大幅增加,获奖牌总数翻两番的突破。

  传统优势项目锦上添花

  传统优势项目锦上添花,令我们喜上加喜。田径名将李艳凤,继今年9月夺得田径世界杯冠军后,在亚运会上战胜伤病,以66米18的个人本赛季最好成绩摘金,并一举打破2002年釜山亚运会由印度人辛格创造的64.52米的亚运会纪录。

  游泳名将焦刘洋成为女子游泳项目最大赢家,一人独揽女子100米蝶泳、女子4×100米混合泳和女子200米蝶泳三项金牌,与上届多哈亚运会个人最好成绩的第五名,形成天壤之别。她用实力实践了“没有永远的第一,我也不会是永远的第二”的诺言。

  我国女子篮球“一姐”苗立杰,带领中国女篮以70:64战胜亚洲劲旅韩国队,卫冕成功,实现三连冠。以亚运三连冠核心主力身份完美谢幕篮球生涯,苗立杰给国内外观众留下了美好记忆。

  国际象棋特级大师王皓,作为国际棋联最新排名中等级分最高的中国棋手,是本次亚运会中国队主力。在国象团体半决赛中,首先战胜菲律宾国象大师,为中国队进入决赛奠定基础。在冠亚军决赛中,又是王皓在第二台执白先行在斯拉夫防御中经过54回合激战,力克菲律宾特级大师戈麦兹,最先为中国队确立了优势地位,鼓舞了中国队士气,为中国队夺冠起了决定性作用。中国首位女子象棋大满贯棋手、象棋国际特级大师王琳娜,虽然夺银稍留遗憾,但她表示,她和唐丹无论谁夺冠都是为中国队争光。

  潜力项目卧薪尝胆

  潜力项目卧薪尝胆,令我们充满期待。女举75公斤级“大满贯”拥有者曹磊,正处在运动调整期。18日以总成绩265公斤夺得该项亚运会亚军,为观众展现了力拔山河的力量之美。她战胜不定时抽伤腿积液的痛楚,在赛中技术的运用、动作的规范等方面,成为其他运动员的典范,赢得业内人士和观众好评。她认为,国内女子75公斤级举重项目队员十分空缺,作为一名老队员主要是起带头作用,希望在这个项目上能有更多的优秀队员涌现出来。她的目标已锁定2012年伦敦奥运会。

  第十一届全运会男子110公斤级古典式摔跤冠军刘德利,积极配合教练为其定制的技战术方案,带伤苦练,实靶真练,为亚运三次推迟婚期。虽屈居亚军,但刘德利毫不气馁。把目标锁定到伦敦奥运会的刘德利,将马上投入到积分赛的比赛中。

  新兴项目彰显绩优

  新兴项目彰显绩优,令我们眼前一亮。自行车、手球、射击作为我省夏季的非传统项目,斜刺里杀出黑马,不断抢金夺银,让人目不暇接。

  以刘鑫、林俊红为代表的我省女子自行车运动员,分别是由速滑和田径改行练自行车的后起之秀。她们都具有从事自行车运动时间短、出成绩快的共性。刘鑫以极强的速度、耐力、变速能力,毫无悬念地摘得场地自行车女子20公里记分赛冠军,实现了我省自行车队历史上的突破。2009年11月进入国家队的中国女子自行车项目“准一姐”林俊红,用三四年的时间,走完了别人七八年才能走完的路子,成绩提高明显,在国家队中占有绝对的一席之地,有望成为中国自行车项目的主力。她在女子自行车500米争先赛中夺冠呼声很高,只因大赛经验不足,屈居亚军。但林俊红毕竟才20岁,年轻就是潜力和希望。

  以沉着、精准、稳健著称的我省射击队男子手枪速射运动员张健,发挥稳定,与队友共同获得男子25米手枪速射冠军。他第一组的5射创出决赛最高环52.1环,遗憾的是没把高环保持到最后。最终以778.2环的成绩,获得男子个人25米手枪速射季军,实现了他亚运夺牌的梦想。

  女子手球引进中国仅20年,我省运动员李兵是我国最早从事女手运动的,堪称女手元老级人物,她与我省另一位年轻运动员周美薇等,一路过关斩将,杀进决赛。冠亚军争夺在中韩之间展开,李兵作为主力队员,以犀利的球风、丰富的大赛经验,组织、带领队员,奋力拼争,最终战胜亚洲霸主、20年来获得五连冠的韩国女子手球队,为国争光。

  纵观我省竞技体育的亚运之旅,入选中国亚运军团的人数较上届增加一倍,夺得奖牌数较上届翻两番;从项目的结构上看,传统项目优势依旧,空白项目从无到有,精彩不断,充分昭示了近几年龙江竞技体育的快速发展和无限潜力。

责任编辑:丁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