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1月30日讯(记者 李楠)为巩固“三城”创建成果,建设宜居城区,大庆市让胡路区在全市率先实行了网格化城市管理,即以社区为基本单元,在全区划分78个网格,使城市管理中的运行作业、专业服务、专业管理、综合执法及其监督全部实现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协调联动、无缝对接”式城市管理体系,从而建立了“一级管段、二级管片、三级管面、四级监管”四位一体的层级责任机制。将数字城管各系统积极融入到网格化城市管理之中,使让胡路区网格化城市管理的推行更顺利,运转更高效。
合理划分管理对象
让胡路区依托数字城管各系统,将网格化城市管理的对象主要划分为“部件”和“事件”两大类。在“部件”方面,让胡路区将各网格内所有主次干道、商服店铺、背街小巷、公共场所、物业小区的环卫作业、公共设施维护等城市管理269012个部件,进行了详细的地面调查和物理定位,为每一个部件都建立了电子档案,并逐一划分到每个网格内,在网格化城市管理工作中建立起发现及时、处置快速、解决有效、监督有力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在“事件”方面,结合区委、区政府组织实施职能下移工作,将数字城管工作延伸到各街道,分别在六个街道建立了数字城管平台,实现了市、区、街道三级数字平台的互联互通。
科学统筹处理机制
数字城管指挥平台由信息采集、受理、派遣、专业部门四个部分组成。在日常运行中,各部分协同配合并积极参与网格化城市管理工作,起到了明显作用。区、街道两级数字平台通过分布在辖区主要街路的75个视频监控点,积极排查城市管理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及隐患,锁定“目标”后,及时将具体问题派遣到该网格内相应的主要指网格各级责任主体,督促其限期整改并反馈办理结果。在数字化城管应用中,全区建立起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派遣问题、及时处置问题、及时反馈处置结果的“四及时”工作机制,区、街道两级数字平台与各网格内的保洁作业、物业管理、产权单位等一级责任主体建立紧密联系,保证派遣的案件及时有效处置。
健全数字化网络
为加强二级责任主体的监管力度,及时高效的发现问题、处理问题,让胡路区建立城管队员、城管协管员日常巡查制度,为全区城管系统执法车辆统一安装了GPS调度指挥系统,数字指挥中心直接通过GPS调度指挥系统定位全体执法车辆,并呼叫距离该网格最近的执法车辆迅速赶到现场进行处理,从而逐步实现了精确、敏捷、高效、全时段、全方位覆盖的网格化城市管理。同时,区政府通过市场化运作确定了5名专职信息采集员,并为每人配备了1部“城管通”,信息采集员可以深入背街小巷排查问题,通过“城管通”将问题上传给市指挥中心,再由市指挥中心统一派遣处置,增加了数字城管工作的灵活性。今年还为视频监控系统添加了3处具有语音告知功能的电子眼,可以直接对违章人员远程喊话,应急状态下可以紧急播放通知等。从而完善了组织立体、监管通畅的城市管理网络。
数字化应用于网格化城市管理工作以来,让胡路区各级网格管理责任主体对巡查发现和各级督办的11752个问题,对指挥中心接收的702条各类信息、284条视频案件,对454件各类信访案件进行积极整改,城市管理效果明显改善,主动发现问题能力、解决问题效率有了明显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