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农场的自然风光与北欧风情完美融合。 |
黑龙江新闻网讯 初冬的林海雪原,银装素裹。车窗外起伏的山丘、绵延的林带与白茫茫的田野就像是一幅线条苍劲的水墨丹青,不断变换着角度。
海林农场位于素有“林海雪原”之称的海林市长汀镇附近,距镜泊湖47公里、距火山口森林公园60公里、距渤海国遗址30公里,距中国雪乡双峰林场120公里、距亚布力100公里,距杨子荣纪念馆60公里、威虎山影视城90公里,地理位置优越,区位优势明显,是当之无愧的我省东南部黄金旅游带的重要节点。农场小巧精致,兼具自然风光与北欧风情,宛如一颗珍珠,与周边著名的旅游名胜相映生辉,共同编织成我省东南部地区的黄金旅游线。两年前,海林农场被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评为AAA级北大荒北欧度假村,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农场,发展成全省知名、国内有名的旅游名镇。
北国风光特色游
农场地处北纬44°25′,东经129°7′,海拔高度430米,周围是1.58万平方公里的张广才岭原始森林,群山环绕、林丰水秀、空气清新,自然景观酷似北欧风光。
农场党委书记周录春介绍,农场最大的旅游资源就是有山有水,翻过一道漫岗必有一道水系。境内最大的水面就是双峰水库,蓄水量达1160立方米,湖面有3000多亩。依水而立的双峰山林木茂盛,有100多个树种,是天然的森林氧吧和野生植物园。依山傍水而建的双峰山庄,由四座半山别墅组成,每个房间都设有独立的观景平台,窗窗见景,移步换景,可同时接待游客100人。站在双峰山宾馆的高处,可以俯瞰掩映在湖光山色之间的农场新城全貌。
沿着双峰山庄通往湖畔的甬道拾级而下,新落成的国宾馆里,工人们正在忙碌着最后的收尾工程。这个由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院设计、投资2300万元的精品建筑将成为这里休闲度假游览的一处新景观。周书记介绍,明年这里还将建设新会议中心和水上游乐中心,开展森林野生动物养殖和狩猎等旅游项目。今年全长23.3公里的环湖路路基施工将全部完成,从海林农场连接周边旅游景点的多条高等级公路正在规划和扩建之中。“路修好以后,这里的旅游会更火!”
除双峰山外,在海林农场境内能叫出名字的山还有:琅琊山、冒山、马鞍山、长虫山、龙头山等。几年前,农场公路站在龙头山附近施工挖沙时,发现了月牙刀、石斧等石器,去年海林市文物管理所考古人员考证,发现一处占地面积大约3万平方米的商周时期古人类居住遗址,并出土大量粗夹砂陶、残石磨盘、打制石器、磨制石器等。这一重大发现,使这一地区有人类居住的历史提前了上千年。
海林农场真山真水的原生态风光,不仅吸引来大量的摄影爱好者,还成为影视作品的创作基地。大型电视连续剧《闯关东》(中篇)的多处拍摄场景,就选在海林农场。中央台拍摄的20集电视连续剧《角儿》中的四场戏28日在这里刚刚拍完。
北欧风情体验游
雪后的清晨,漫步海林农场场部,仿佛置身童话的世界。错落有致、造型各异的北欧风格新型住宅在晨辉中格外迷人。
一栋栋小楼依坡而建,家家各种设施齐全,户户用上了新能源(沼气、太阳能)。夏季,这里房屋间绿树环绕、草坪铺地、溪水潺潺、甬路通畅,周边与创新广场、三岛湖、林海植物园、绿色长廊、健身场、休闲亭等公共设施融为一体,人们称赞这里是“中国的北欧村”。
农场在城镇规划设计上,不是简单地照搬照抄,而是不拘一格,宜房则房、宜水则水、宜林则林、宜园则园,科学合理地利用每一块土地、每一棵大树、每一座房子。像三岛湖水上公园,就是在六个废弃的鱼池上打通,形成三岛一湖,具有江南园林特色,集游泳、垂钓、休闲于一体。在海林农场,城建设计规划中的山、水、园、林,无一不是真山、真水、真景色。
为了高起点规划农场新城,农场先后请来国内外十几家建筑设计院,在农场丰泽园、润丰园两处近百栋北欧风格的住宅群中,每一栋建筑都融入了人文元素,体现个性化特色。场长刘连学反复重申这样的观点:融入建筑美学、功能完善的楼群,不仅50年、100年不落后,而且将成为具有历史文化内涵的凝固艺术。
海林农场的北欧风情不仅体现在建筑风格上,更体现在环境的营造和爱护上。“春天栽小树、秋天栽中树、冬天栽大树”,几年来,800多棵树龄几十年的大树成功移进场部,最大的一棵是树龄52年的樟子松。通过长年植绿实现了农场两季有果看、三季有鲜花、四季常青绿。在场部,到处都能看到分类垃圾箱,宣传部长王玮介绍,别说白色垃圾,就是地上有一片纸屑,不论是老人还是孩子,大家都能主动捡起来,在海林农场真正实现了零垃圾。
循环经济低碳游
到海林农场一定要到圣澳,不仅因为圣澳合作牛场是全省最大的进口奶牛良种繁育基地,更因为它联系着循环经济的产业链。
海林农场共有13处标准化奶牛养殖小区,养殖奶牛1.1万头。为了解决奶牛集中饲养带来的大量粪便污染问题,保护好环境,农场经过多方考察和反复试验,突破了北方高寒地区不能建设大型沼气站的禁区,2005年投资458万元,建起了日处理牛粪40吨,日产沼气1200立方米,可供1000户居民炊事用气的绿源沼气站一号站。2007年又建起了绿源沼气站二号站。如今,绿源沼气站成为全国养殖场中规模最大的沼气生产基地,年产沼气100万立方米,除为1100多户居民提供炊事用气外,还成功实现沼气发电。用于圣澳合作牛场榨奶站、甜菊糖甙厂生产车间和农场广场景观灯照明。通过改变沼气池辅助增温方式,由过去单一靠锅炉燃煤增温,变为沼气发电余热、太阳能热水和糖甙厂排放的有机废水混合增温方式,实现废物的零排放和能源的循环利用。
沼气站每年产出有机沼渣肥2000吨、沼液肥3万吨,在农场的采摘园里,葡萄、西红柿、黄瓜,这些蔬菜和水果所用的肥料就是沼渣和沼液,用沼渣沼液灌溉的有机水稻达3000亩。记者在沼气提纯车间看到,投资800万元建设的沼气提纯及轿车油气两用项目正在调试之中,厂领导介绍,不久,用提纯沼气充当新能源的汽车将成为场区内的公共交通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