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创三优 促发展】友谊县打文化牌 塑旅游县
2010-12-04 07:13:26 来源:东北网  作者:李楠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友谊博物馆展示的挹娄原始时期的猛犸象模型。赵海摄
友谊县博物馆挹娄王城简介。赵海摄
友谊县博物馆展出的挹娄后期的文物。赵海摄

  东北网12月4日讯(记者 李楠)双鸭山市友谊县在“三优”文明创建中,以打造“文化大县”、“旅游名县”为主打品牌,以创建优美和谐的人居环境和优良宽松的发展环境为目标,把创建“三优”文明城市为主线,扎实推进,全力创建。

  友谊博物馆搭建文化旅游展示平台

  友谊博物馆作为友谊县打造“文化大县”和“旅游名县”的有效载体,从2009年开馆至今,倍受社会各界关注。由县委、县政府倾力打造的友谊博物馆,建筑面积3900平方米,馆藏文物达2558件。根据友谊文化的特点,陈展主题以北大荒黑土情缘为起点,通过古代满族先祖挹人繁衍生息、肇兴强盛的历史;现代前苏联和中国农业专家共建友谊农场;十万转业官兵、知识青年开发建设北大荒的历史;来突出展示友谊县作为“挹娄文化的发祥地、中苏友谊的见证地、北大荒精神的起源地、现代农业的示范地、民族风情的展示地”所独有的“五地文化”。参观者在博物馆内依次可以看到走进黑土平原、追溯满族源流、见证中苏友谊、铸就大荒精神、激情燃烧岁月、再现民族风情、现代农业旗帜及北国粮仓新友谊八个单元。每一单元都采取照片、文物、雕塑、写实场景、声光资料相结合的方式,立体、直观的将五地文化展现在参观者的面前。栩栩如生的原始生态、难得一见、精雕细琢的玉蝉、可歌可泣的北大荒精神、气势磅礴的现代农业图片、令人赞叹的民族文化、蓬勃发展的县域经济,无不给各地的参观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独具魅力的五地文化通过友谊博物馆得到了全面的展示。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友谊博物馆了解了友谊的文化、看到了友谊的发展,更盟发了到友谊发展的想法。友谊博物馆已逐渐成为友谊县对外展示的重要窗口和平台。

  生态文体中心提升文化底蕴

  友谊县生态文体中心占地面积6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6800平方米,净高28米。文体中心突出了现代场馆建筑的特点,大量采用透光性玻璃幕墙及金属板,整体透露出现代建筑的气息。设计师以巨型火炬为造型,把体育馆和剧场合理的构建成一个整体,而建筑的整体性更给人一种震撼的感觉,突出了作为友谊县标性建筑的特点。造型充满流线型的动感,既隐约透露着“轻灵、动感、起伏、向上”的特性,又演化出了具有时代感的飘逸和灵动,沉稳而不失轻灵。它象征着"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以及永不言败,奋勇争先的体育作风。远远望去,文体中心又如一道向世人开放的艺术之门,传递出友谊这座北国小城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海纳百川的包容胸怀。体育馆建筑面积3135平方米。馆内设有座位1200个,可进行乒乓球、篮球、排球、羽毛球、摔跤等国家级项目的比赛,同时也可以开展多种层次的全民健身活动。馆内设有健身房、乒乓球训练室、摔跤室、淋浴室,并配置了灯光和音响设备及12平方米的电子显示屏,可现场播放比赛状况。文化剧场建筑面积3373平方米,剧场内部彰显出简洁、厚重、大气的文化氛围和人文气息。剧场可容纳观众800名,观众座席区设计采用国际先进的扇型方案,力求达到每一个位置都拥有最佳的视觉感受,使观、演双方得到最好的互动。剧场舞台面积300多平方米,舞台台口宽12米,台深14米,能充分满足综艺汇演、音乐会等各种艺术形式的演出需要。生态文体中心已成为友谊文化、体育事业发展的像征。它将成为友谊培养和向上输送文化、体育人才的摇篮,成为群众文体活动的指导训练中心,成为友谊县与周边地区进行文化、体育交流的重要平台,建成后的文体中心可举办各种大中型体育赛事和文艺演出。

  鲜花城区工程点缀靓丽友谊县

  友谊县全力推进绿化美化,精心开展万盆鲜花美化工程。全县各级文明单位及窗口单位门前摆放花盆近万余盆;以主要街路为绿化框架,以森林公园、友谊公园、知青林、植物园绿化为点缀,以机关、社区、校园绿化为补充,因地制宜,共栽植各类树木22万株,栽种面积1.4万亩,总投入资金160万元。交通部门投资35万元在全县城乡公路两侧栽种花草110千米。友谊县在“三优”创建当中打文化牌塑旅游县已经初见成效。友谊博物馆开馆一年来,共接待全国各地的参观团1095个,参观者近17万人。而生态文体中心将通过各种赛事、演出,展示和介绍友谊,并成为友谊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重要窗口。鲜花城区工程的落实之下,友谊县绿化美化也得到了进一步保证。

责任编辑:王凌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