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新闻网讯 “没想到这辈子还能住上这温暖如春的楼房,真像做梦似的。”拿到廉租房钥匙已经好几天了,可林口县林口镇居民周晓兰仍是一脸喜气。这是林口县深入开展“民生建设系列年”活动的一个缩影。
发展是重民生为大
林口县委在做大做强县域经济发展的同时,把最终落脚点放在了民生建设方面,由开展民生建设年活动到开展民生建设提升年活动,彻底把发展成果惠及于百姓,确保每年县级财政对民生建设投入递增50%。今年投入民生建设资金达到1.2亿元,是2008年的20倍,林口县逐渐织实“民生之网”,“民生蛋糕”越做越大。
精心编织“保障网”
今年林口县在广泛征求民意的基础上,最终确定22件利民实事,其中第一项就是要加强社会保障功能,完善百姓的基本保障。为此,各职能部门相互配合、协作,到10月末,城镇低保户标准已由180元/月提升到221元/月,实现动态新增低保户986户1552人;农村低保户也由800元/年提升到1200元/年,实现动态新增低保户1486户。作为全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三年累计参合人数达到20.8万人,参合率达到了98.3%。
为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该县实施了三类九项公共卫生服务,对1.5万名65岁以上老人进行免费体检,建立农村居民健康档案16万份,并且为退休职工建立了个人账户;标准化卫生所建设已经完成70%,12个乡镇200个村配备了134万元的先进医疗设备,基本医疗保障网络已基本健全。
完善基础“设施网”
吃水难一直困扰着林口县镇内10几万居民,林口县第二水厂暨古城供水工程的正式竣工,标志着林口县不能实现24小时供水的问题得到了根本性解决。近年来,林口县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城镇化和工业化双拉动。三年累计完成城市建设总投资达10.85亿元,先后完成二十几个市政工程。今年,还启动实施“绿色城乡、花园林口”创建工程,县城内绿化工程总投资达1060万元,县内绿化覆盖率达到14%,人均占有绿地面积提高到16.25平方米。城乡居住条件、卫生环境和空气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山、水、园、林、居有机融合的宜居林口已经初具规模。
阳光透明“安居网”
棚户区一直是困扰安居工程的“瓶颈”问题。几年来,该县加大对棚户区改造力度,采取招商引资、异地置换等方式进行棚户区改造,出台阳光拆迁办法,全面推行拆一还一,保证动迁居民按时回迁。为解决贫困家庭的居住困难,对申报经济试用房、廉租房的用户进行严格审核,确保公开透明,做到了先公示后入住。三年来,全县棚户区改造总投资7.8亿元,完成开发总面积27.48万平方米,建筑总面积78万平方米,建设廉租房644套。实施了暖屋子工程,投资1400万元调整供热布局和设备更新,制定出台了供热管理办法,让群众过上一个温暖的冬天。
扩大政策“惠民网”
让党的惠民政策进农家,农民真正得到实惠。几年来,林口县全面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引进牡丹江东兴集团在林口开办了东兴超市,并做为林口县“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配送中心。目前,共新建、改造农家店321户,乡级农家店覆盖率达100%,村级农家店覆盖率达75%以上。深入实施了“家电下乡”市场工程。到10月末,累计销售9大类家电产品1.9万台,销售金额3289万元。农民已享受补贴资金420万元,汽车、摩托车累计销售3436台,销售金额7700万元,农民享受补贴753万元。
全力构筑“安全网”
紧紧抓住全省公路建设三年决战的有利契机,实施“村村通”工程,让百姓出行不再难。三年累计完成公路工程建设总投资17.5亿元,建设鹤大高速公路鸡西至牡丹江林口段主线一级改高速、鸡讷公路林口至大罗密段主线及5条支线、方虎公路等高等级和次高等级公路452公里,建设通村公路里程707.4公里,全县最后一条通乡公路林口至三道通近期可贯通通车。全县设立电子监控点85处,群众安全感达到95%。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全省平安县,被国家六部委评为平安畅通示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