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2月6日讯 近日,记者从市政府获悉,哈尔滨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完成,送审上级部门审批。按照规划,本次我市重新优化了城市土地利用的布局,城市建设区划分为允许建设区、有条件建设区、限制建设区、禁止建设区实施分级管理。
磨盘山、西泉眼水库、呼兰河口等被列入新增自然保护区,其区域严禁与主导功能不符的各项建设。
哈西、群力加快建设
此次,针对中心城区布局,我市规划到2020年,中心城区按照北跃、南拓、中兴的发展战略,加快产业布局调整。“北跃”以松北区和呼兰区为主,形成集科研、开发、投资为一体的科技新城;“南拓”依托平房区现有的工业基础,连同阿城、双城、五常等市共同拓展以航天、装备制造、机电为主的新兴工业产业基地;“中兴”是将南岗、道里、道外、香坊等老城区提档升级,发展新型工业、第三产业、旅游业等,进一步加快哈西、群力新区建设。到2020年中心城区用地规模45800公顷,规划期内新增建设用地16503公顷。
此外,我市对垃圾处理场、污水处理厂等用地布局,要求其远离市区及生活区,与市区及城镇用地安全距离在5公里以上,并尽量选择荒地、废弃地等。
尚志、依兰将成区域新中心
为了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按照规划我市规划期内将尚志市发展为市域南部区域中心城市;依兰县发展成市域东南部区域中心城区;将阿城区、双城、五常、宾县建成卫星城;将巴彦、木兰、通河、方正、延寿等城管镇建成县域中心城区。
此外,我市还着重布局了生态用地,规划期内计划增加自然保护区14处,面积23.50万公顷,至2020年,我市自然保护区面积达到40.77万公顷。规划期内新增自然保护区主要安排在呼兰河口、磨盘山、西泉眼水库以及松花江、护林河滩涂等。
建设用地实行四级管理
为了加强对城乡建设用地空间管制,我市将城市建设区划分为允许建设区、有条件建设区、限制建设区、禁止建设区实施分级管理。其中禁止建设区内土地的用途为生态与环境保护空间,要严格禁止与主导功能不相符的各项建设,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等自然生态系统、地质灾害高危险地区等环境特殊系统划入禁止建设区。
至2020年,划入中心城区禁止建设区范围的有松花江及其蓄滞洪区,森林公园、植物园、天恒山保护区,禁止建设区面积为17005公顷,区内主导用途为生态环境安全保护空间,严格禁止从事与主导功能不符的各项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