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2月8日讯 近日,媒体报道的一母亲为3岁女儿求药救命一事引来了多方关注,在众多提供信息的人中,有个声音认为,哈市近年来发生了多起求药事件,虽然所需药品都在医保范围,却因其需求量小、价格高等因素成了稀缺药,病人急需救命时方才发现购药难。
据了解,陕西、新疆等地发生类似事件后都建起了“特殊药品储备库”,而我市特药库建设却一直停步不前,冰城何时才能打破僵局,建设属于自己的特药库,成了许多市民的呼声。
事件回放一:12月1日,大学教师张蔓求助本报为其寻找名为“肺表面活性物质”的药,因其3岁女儿双侧肺炎引发了呼吸衰竭而导致心衰,急需该药救命。张蔓遍寻哈市却只打听到香港有进口药,标价为3万元一支。后在记者的帮助下,联系到了哈医大二院药局,得知该药局有此药,是国产的,价格仅为进口的十分之一。一位大夫告诉记者,因为需求量小,该药库存很少。
事件回放二:3月28日,市民吴宗启在网上发帖为母亲寻药,因母亲患胃肠间质瘤,大夫的建议让其自行购买名为“格列卫”的药物。在走访了多家药店和医院无果后,吴宗启求助网络,后在网友的帮助下,通过代购的方式购得。
事件回放三:2009年7月中旬,一的哥在爬帽儿山时被毒蛇咬伤,当地医院无法医治,送回哈尔滨时已昏迷不醒。因为医院缺少蛇毒清,最后还是通过多方联系,才得知驻哈某部老虎团有6支,的哥这才保住了性命。
据了解,早在2005年,因省内发生了许多毒蛇咬伤事件,陕西省随即成立了全国第一家临床特殊医疗药品储备库;而今年,新疆地区因连续发生数例因食用自制臭豆腐导致肉毒中毒而四处寻找救命药的事件。因为找不到救命药———肉毒抗毒素,两人先后离世,为此,8月份,乌鲁木齐市开始筹建“救命药”储备库。那么,我市是否也有此类特殊药品储备库呢?
就此,记者采访了市卫生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有关药品储备方面得咨询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而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安监处办公室一位男士告诉记者,该局并没有自己下属的药品库,这种储备库一般都是各大药品公司单独设立,而所说的特殊药品则指一些麻醉和精神类药品,记者所指的特殊药品库我市目前还没有。
“早在2008年跨省大营救事件中,为尹文娇寻找救命药中就应该看到特需药库的重要性。”常年从事药品采购的孙志芳告诉记者,她很关注媒体上刊登的求药报道,正是因为购药渠道不通畅,病人家属才只能求助网络、媒体,寻药救命。
市社会科学院社会研究所副所长姜鸥认为,目前,救命药购买不畅的险情频发,建立一个地方性的特需药储备库已迫在眉睫,药品关系市民生活,政府部门应参与指导并进行监管,确保市民就医用药渠道的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