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2月8日讯(记者 顾硕)截至12月初,哈市累计受理供热投诉4084件,较去年同期下降23.4%。哈市供热办要求,热电联产、大型区域锅炉实行24小时连续供热,不具备连续供热条件的小锅炉,要增加4至6小时运行时间,确保温度达标。这是记者从哈尔滨市供热大会上获悉的。
据悉,哈市今冬6家1000万平方米以上的供热企业、36家100万平方米以上的供热企业、58家10万平方米以上的供热企业全部实现开栓供热,全市开栓率达到99.9%。截至12月初,哈市累计受理供热投诉4084件,较去年同期下降23.4%。大唐群力哈尔滨第一发电厂、西南部集中供热、哈热改扩建3个大型热电厂联产项目和捷能热力、华成热电等18个区域热源项目,共完成热源建设和管网敷设投资8.5亿元,全市新增供热能力460兆瓦,新增集中供热面积1164万平方米,有201台7兆瓦小锅炉并入集中供热热网,城市集中供热普及率由65%提高到67%。哈尔滨市财力投入资金5000万元,带动物业供热集团匹配资金2.2亿元,完成陈旧老化管网改造100多公里。
哈尔滨市供热办要求,热电联产、大型区域锅炉等具备连续供热条件的,要实行24小时连续供热,提高供热质量的达标率和供热的舒适度。小锅炉不具备连续供热条件的,尽最大可能延长供热时间,要保证增加4至6小时运行时间,确保居民室温达标。对于冷山、顶层等极个别确实难以达标的住户,采取登门道歉、帮助购买电暖气、热费补偿等方式。凡是在运行期间发生弃供弃管行为的供热企业,将被永远逐出哈尔滨的供热市场。
目前,哈尔滨市仍有2400多台陈旧老化的分散小锅炉、400多公里带病运行的供热管网。哈尔滨市将加强供热设施的运行管理,同时加强供热设备、供热管网的巡查巡检。抓好燃煤供应,针对燃煤价格上涨、市场供应趋紧、严寒期用煤量大的特殊实际,全面落实燃煤采购计划和运输计划,保证燃煤供应和燃煤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