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齐齐哈尔12月14日讯 今年9月12日,对于昂昂溪区水师营镇水师营村的残疾人康穗齐来说,是一个大喜的日子。这一天,他们全家四口人告别了摇摇欲坠的泥土房,搬进了宽敞明亮的砖瓦房。
康穗齐患先天性髋骨畸形,一年前又患了脑出血疾病,成为一名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重度残疾人。他的妻子患有智障,一家人只能居住在随时都可能倒塌的旧泥土房中。今年,在国家彩票公益金危房改造项目的资助下,在镇政府的帮助下,他家建起了55平方米的新房。据了解,自2004年国家彩票公益金危房改造项目惠及齐齐哈尔市以来,像康穗齐家这样住进新房的贫困残疾家庭已达2140户。
目前,齐齐哈尔市共有32万残疾人,大多数生活在农村。市残联多次调查摸底发现,生活在农村的贫困残疾人大多属无房户和极度危房户。市委、市政府为了解决农村贫困残疾人的安居问题,实现残疾人有房住、不住危房的目标,从2007年以来,连续四年将残疾人危房改造列为市委、市政府大事实事项目,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残疾人的关怀。
残疾人住房危房改造成绩的取得,与市残联积极向上争取资金、超前谋划、悉心工作、各级残联扎实推进全市国家彩票公益金危房改造工作密不可分。为做到早计划、早部署、早日开工建设,市残联将危房改造项目工作落实到各乡镇,落实到具体责任人。各级残联从入户调查、公示、确定危改对象户到组织施工、建设中期检查、竣工后验收,都进行周密部署,并组织工作组深入解决问题。昂昂溪区残联对残疾人危房改造工作不等不靠,充分调动乡(镇)、村委会及残疾户建房的积极性,出现了乡、村干部为残疾人建房先垫款的好势头。泰来县各乡镇不等待观望,动员危房改造户提前备料,争取主动,同时号召危房改造户的亲朋邻里做到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家住泰来县克利镇的残疾小伙子刘亮,以前一直与父母居住在破旧的小土房里。“危房改造项目”实施后,刘亮家盖起了新房,日子越过越好,而且找到了心仪的女朋友。昂昂溪区水师营镇衙门村王乃芬患有小儿麻痹,她的丈夫干活时不慎摔伤了腰,失去了劳动能力,女儿又得了抑郁症。没有经济来源的王乃芬,一直与丈夫和女儿挤在老母亲家的破旧平房里,生活十分困难。在水师营镇残联的努力下,一间70平方米的砖混结构新房终于落成了,每当人们谈论起她家的新房时,王乃芬总是高兴地说:“没有党和政府的支持,没有大家的帮助,我们家这一辈子也住不上这么漂亮的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