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2月17日讯 12月13日,在黑龙江省漠河县洛古河村李老汉家,2名身穿工作服、头戴安全帽的电力工人刚刚安装完2个插排、1个空气开关,旁边的李老汉乐得合不拢嘴,摆弄着通上电的粉碎机。
2009年,总投资4亿元农网完善工程开工建设了,仅用半年多时间,地处神州北极、黑龙江源头的漠河县洛古河村,这个不足300名村民的小山村于2月6日正式通电,彻底告别了60多年来自发电照明的历史。
用电不用愁了
“过去没有电,种地、灌溉,劳动量特别大,现在好了,有电了,我买了机器,种地变成轻松事。”李老汉自1970年来到洛古河村开垦荒地,一镐头一镐头刨出一片农田。因一直没有电,地里种的庄稼和蔬菜时好时坏。村里不断有人家搬迁到县城里,大部分田地荒了,村屯渐渐只剩下62户人家。自今年2月李老汉盼了大半辈子的电,终于接通了,小山村像过年一样热闹。
“耕地用拖拉机了,水泵把水抽到了屋里,天一黑灯就亮了,真亮堂啊。”“自从有了电,我觉得这新生活咋这么好,地里的麦子和蔬菜长势那个喜人哪。”今年有电了,李老汉的农田喜获丰收。最让王老汉高兴的是,外地居住一双儿女时常回家了。
农网改造前,村里用电是自发电,每天最多5个小时,因发电能力低、费用高,村民们基本上只用于日常照明。电网改造后,你家买了电视机,他家买了洗衣机,还有像李老汉家购买了粉碎机和抽水机等农用机器,全村用电量直线上升。寂静的小山村,因为有了电而精彩,百姓的生活逐渐富足。
村民收入提高啦
黑龙江省的旅游事业在近几年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位于黑龙江源头第一村的洛古河已引起了国内和部分国际游客的浓厚兴趣。过去,游客在享受大自然的淳朴之外,还要忍受每天限时供电的烦恼。来小山村游玩的客人一般当天返回漠河县城,很少留宿在一片漆黑的村庄里。今年2月份以来,小村庄安装630千伏安变压器1台、50千伏安变压器2台。村里新更换的用电线路整整齐齐,新立电杆58基,架设配电线路5公里,改造破损老化线路5.6公里,村民可以敞开用电。
洛古河村美了,亮了,环境好了,村民们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抓住外地观光的游客越来越多的机会,办起了农家乐、旅行社等行业。修缮了街道、建起了木刻楞房子。慕名而来“找北”的旅游客人有原来的8%增至20%。
走进村农民姜海涛家,窗明几净、干净整洁的床铺让人心情舒畅,庭院门口摆放的摩托车、屋内一应俱全的家用电器,让我们切实感受到了这个小康之家生活的殷实。而今年“北极光”节所带领的收入更是让姜海涛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家中散养的鸡鸭,江边捕的大鲤鱼都买上了好价钱。
“自从通电以后,我们的日子是芝麻开花节节高!”村民张长国说。据他介绍,毛尖蘑、大鲤鱼等天然绿色食品是人们最喜爱的东西,可是苦于交通不便、没有电,这些绿色食品运送不出去,又不能保存,所以值不了几个钱。通电以后,农民不再“靠天吃饭”,告别了粮食平均亩产仅为55公斤的历史。
目前,洛古河村实现用户通电率100%,配电装置完好率100%。全村用电量由原来的不足5千瓦猛增到50千瓦。供电质量的显著提高和供电服务的不断提升,也为农村经济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今年前三季度,洛古河村村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长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