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实施“惠家工程” 抓计生促民生打造人力资本强省
2010-12-18 09:28:23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韩雪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黑龙江新闻网讯 “十一五”时期,全省各级人口计生部门以实施“惠家工程”为重点,把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融入“八大经济功能区”和“十大工程建设”,统筹解决复杂的人口问题,为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改善人民生活做出了重要贡献。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为了实现新的跨越发展,人口计生部门潜心研究,谋篇布局“十二五”。记者采访省人口计生委主任贾玉梅时,她对“十二五”宏伟蓝图的描述令人振奋、发人深思,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思路卓然呈现在我们面前,惠及广大群众必将成为新阶段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的主题。

  抓住机遇应对五个突出矛盾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推进科学发展、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全面创新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思路、建立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体制机制的攻坚时期。

  “十二五”时期,我省人口发展将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人口问题与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交织,将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长远而深刻的影响。贾玉梅介绍说,一是人口总量继续惯性增长。夫妻双方为独生子女,符合生育二孩的家庭将继续增加,政策内生育水平将有所提高,加上城市符合双方独生子女照顾生育二孩的人群急剧增加,双重因素叠加,势必形成新一轮的生育小高峰。依据方案预测,“十二五”期间,全省年均自然增长率在4.48%。至5.8%。,预计“十二五”期末全省总人口将达到3934万左右。二是人口综合素质需要进一步提高。三是人口结构性矛盾凸显。人口红利经过拐点,全省劳动年龄人口将达到峰值3098万,随后将逐年减少;少年抚养比、老年抚养比升高速度加快,总抚养比以每年1%的速度快速提高。老年人口比例持续增高,老龄化开始提速,60岁以上人口比例突破10%,快速接近14%,65岁以上人口比例迅速达到8%。区域间人口发展不平衡,农村地区人口生育率、自然增长率较高,流动迁移人口数量大,留守人口问题突出。四是流出人口逐年增加,人才资本流失严重。未来二三十年将是我省人口城镇化速度全面加快、人口迁移规模最大、活跃程度最高的时期。我省是人口流出大省,人口净迁移率一直呈负值。城镇迁出人口大多为中高级科技人员和考入全国名校的后备人才。五是利益导向政策措施对人的全面发展支持强度不足。在生育补偿和优先投资于人的全面发展上欠账仍有不少。

  明晰发展思路稳定低生育水平

  谈到“十二五”的发展思路时,贾玉梅说,全省将坚持稳定低生育水平,逐步完善人口政策体系,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引导人口有序流动,优化人口分布,保障人口安全。优先投资于人的全面发展,进一步加强政府在人口发展中的职能,强化人口生命全过程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增进家庭发展能力,同时增强人口发展宏观调控能力,打造人力资本强省,促进人口与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人口发展目标:

  ——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总和生育率稳定在1.6左右,年均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0%。左右,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人口总量控制在3934万以内。

  ——人口素质明显提高。出生缺陷发生率升高的势头得到遏制;群众普遍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持续下降。

  ——人口结构初步改善。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的势头得到明显遏制,达到103至107正常值范围。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构架初步形成。

  ——人口分布得到优化。人口城镇化积极稳妥推进,人居环境质量得到改善。人口限制区和人口疏散区的人口比重在现有基础上下降到30%以下。边境人口规模适应经济发展和国土安全。

  ——家庭发展得到增强。政府在家庭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增加,符合国情的家庭福利政策初步构建。新型家庭文化开始形成,家庭婚姻、生育、养老等方面问题得到初步缓解。关注残疾人、留守人员等弱势群体,贫困人口数量继续减少,社会阶层差距缩小。

  强化四项任务做到抓计生促民生

  记者问及“十二五”落实人口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将有哪些重点目标任务时,贾玉梅提出要“强化四项任务”、“抓好三项民生工作”,做到抓计生促民生。

  “强化四项任务”首先将稳定低生育水平摆在首要位置,注重以经济手段调控人口发展,让实行计划生育的家庭得到更多实惠。其次是进一步提高人口素质,促进人口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变,全面推进出生缺陷预防工作,积极实施优生促进工程,实行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政策,提高生育质量,降低出生人口缺陷发生机率。加强省级计划生育和生殖健康科技创新基地建设,建设部委级重点优生实验室,完善计划生育药具不良反应监测网络。再次是继续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关爱女孩行动和新农村新家庭计划,采取综合措施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的问题。制定有利于女孩健康成长和妇女发展的经济社会政策,促进社会性别平等。最后是引导人口有序流动,优化人口分布。研究制定主体功能区人口发展政策和评估指标,引导人口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强、经济发展空间大的区域转移和集聚,使人口分布与经济布局更加协调,促进人口分布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国土安全相适应。

  “抓好三项民生工作”,一是要全面实施“惠家工程”,推进人口计生公共服务均等化。面向全人口和生命全过程开展服务,普惠计划生育家庭和广大群众。到2012年全省市、县、乡建立人口计生救助基金,形成长效救助保障机制,被帮扶户脱贫率达70%以上,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家庭享受计划生育服务和奖励优待率达到80%以上。二是要改善城乡计生家庭生存发展环境提高其社会地位待遇,围绕计划生育家庭在优生优育、子女成才、抵御风险、生殖健康、家庭致富以及养老保障等六个方面的问题,构建利益导向政策体系。整合现有资源,以独生子女父母奖励机制、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为主体,建立与经济社会政策有效衔接,将子女伤残死亡家庭免费再生育服务制度、节育手术并发症人员扶助制度和生育关怀制度纳入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范围。三是进一步加强人口计生网络建设,提高综合服务能力。70%以上的县级服务站实现技术服务信息系统与育龄妇女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实现“数字化”服务站的要求。县级服务中心具有执业医师等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比例在80%以上,每县区争取至少有1名副高职以上的医学专业技术人员,中心乡镇服务站至少有2名以上临床执业(助理)医师。开展孕前优生健康基本项目检查的县级以上人口计生服务机构达到70%以上,乡、村服务站(室)能够开展优生促进宣传、咨询、随访工作的达到80%以上。

责任编辑:王凌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