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2月19日讯(记者 印蕾)记者从齐齐哈尔市教育部门获悉,《齐齐哈尔市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日前定稿。在这份关系到鹤城未来一段时期教育发展的“蓝皮书”中,促进教育公平等内容成为其中的亮点。
教育工作力争全省领先 全国先进
规划确定的“十二五”时期齐齐哈尔市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全市教育综合办学水平和知名度明显提高,逐步实现教育现代化;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促进学习型城市建设;教育教学质量和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教育工作处于全省领先地位,一些工作跻身于全国先进行列,实现由教育大市向教育强市、人力资源大市向人力资源强市的跨越。
教育资源向农村倾斜 缩小城乡差距
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齐齐哈尔市将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义务教育发展机制,在财政拨款、学校建设、教师配置等方面向农村倾斜,切实缩小城乡差距,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重点建设农村幼儿园,多种形式扩大农村学前教育资源。适应新农村建设、城镇化发展和学龄人口变化需要,科学规划学校布局,推行集中办学和寄宿制办学,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坚持以流入地区政府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完善就学机制,确保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加快教育信息化、实验室建设进程,重点加强农村学校信息基础建设,全市100%农村中小学实现“班班通”,缩小城乡数字化差距,实现教育资源均衡发展。注重优质资源共享,继续推进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使农村师生能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加大农村教师培训力度,深入开展“送教下乡校”、“手拉手互助”活动,以城带乡,促进教师共同成长。对长期在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教师、班主任,在工资、职务职称等方面实行倾斜政策,确保农村教师待遇不低于城镇教师待遇。对在农村地区长期从教、贡献突出的教师给予奖励。
加快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强化职业教育资源的统筹协调和综合利用,推进城乡、区域合作,增强服务“三农”能力。健全县、乡、村职业教育培训网络,办好县级职教中心,发挥龙头辐射作用。加强农村综合中学建设,使之成为农科教结合的载体,直接服务新农村建设。
建设职业教育园区 打造技能人才培养基地
规划提出,按照“政府主导、学校主体,整体规划、分步实施,集约发展、共享互惠,和谐统一、各具特色”的原则,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运作地筹建职教园区,整合职业教育资源,建设机械加工、交通运输、信息技术、财经商贸、旅游服务、医药卫生、土木工程、数控技术、化学工业、林业技术等实训中心,打造黑龙江省西部地区“资源共享、集约发展、内外开放”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
大幅增加教育投入 提高保障水平
规划提出,要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体制,大幅度增加教育投入,提高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比例。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统筹各项收入,把教育作为财政重点支出领域予以优先保障。每年预算和预算执行中的超收部分用于教育的比例要体现法定增长要求,保证财政教育拨款增长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并使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义务教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提高保障水平。落实国家免费政策,健全资助政策体系,保证贫困学生就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