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记者探访哈市蔬菜窖储基地 27万吨窖储菜可吃到明年5月
2010-12-27 10:18:03 来源:生活报  作者:于海霞 张清云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黑龙江新闻网讯 哈尔滨市面上的蔬菜,大部分是外来菜,一小部分来自本地,指的就是窖储菜。冰城窖储菜分布在道里和道外等区城郊农民的菜窖内,品种包括大白菜、土豆、大萝卜、胡萝卜等。一般而言,这些窖储菜将在每年的元旦到春节期间上市销售。今年的窖储菜是在菜价普遍上涨的前提下进行窖储的,如今上市在即,恰逢政府对价格进行调控,它们的价格和数量如何,有哪些新特点,对冰城人的生活会带来哪些影响?对此,今起本报推出系列报道独家揭秘。

  本地菜大扫描

  北风吹,雪花飘,隆冬的冰城城郊乡村一片静寂。24日,在道里区榆树镇民主村上夹沟屯村头的菜窖里,村民董云柱一家正忙着整理窖储的大白菜。一片片将枯黄的菜叶扔出窖外,董云柱的心跟着七上八下的,因为近期政府对菜价调控,菜价比去年同期低很多。但看着绿油油的大白菜,他还是能沉住气的,毕竟冬天还没过去,开春再卖也不迟。

  道里区榆树镇民主村是哈市最大的窖储菜专业村,其窖储的土豆、白菜、萝卜能占哈市的一半。据悉,今年哈市8个区的窖储菜总量在27万吨左右,可吃到明年5月。而且,政府还将对菜农作出补贴,稳定物价的同时,也不让农民吃亏。

  -田间探访

  ●白菜:每斤4毛卖出“地头价”

  民主村是哈市最早的蔬菜基地,该村600多户村民,每年窖储菜产量很大,成为哈市冬季菜篮子的可靠保障。24日,记者先后来到民主村上夹沟屯和下夹沟屯,沿途看到路边大树上悬挂着许多卖白菜、土豆、萝卜的木牌子,上面写着村民的联系电话。走进村里,记者看到的并不是车辆繁忙拉运窖储菜的景象,而是农民们忙着去田野地头、下菜窖侍弄菜的场景。

  “我储了10万斤大白菜,现在估计还剩下9万斤,今年冬天一个收菜的小贩都没来,也不知怎么搞的。”在上夹沟屯,董云柱在菜窖里一边扒着菜叶一边嘟囔着。秋天时白菜遭疯抢,从地头砍下来带泥的每斤3毛钱都剩不下,本以为储起来冬天卖能再多赚些,可现在4毛一斤都没人问。白菜和其他菜不一样,入窖后要定期管理,每隔一段时间就要下窖翻个儿,清理掉腐烂的菜叶,损耗很大。秋天入窖时一棵重七八斤的白菜,如果等到明年4月出售,只能剩下两斤了。董云柱今年储了4个窖的菜,除了白菜,还有土豆、大头菜,去年这个时候菜已经卖了一半多,但今年还一斤没卖,最近政府调控,菜价太低了,即使卖了也不赚钱,可能得等到春节后再出手了。

  ●土豆:比秋菜上市时还低两毛

  在今年秋菜上市时,曾风光无限的土豆身价虽然还在1.2元/斤左右,但上市销售的很少。

  24日,在下夹沟屯村口,记者碰到了储菜大户孟大姐。“我今年储了12万斤‘尤金885’土豆,秋天收购每斤1.2-1.4元,可现在每斤1元也没人装车。”顺着她手指的方向,记者看到路边不远处有一排菜窖,孟大姐的土豆窖就在其中。她说,自己储菜已有11个年头了,每年储秋菜基本都赔不上,但遇到今年这样“先喜后悲”的情况还挺少见,现在只能捂着不卖了,等春节时价高再卖。

  “按理说,土豆是东北的‘特产’,不受山东和南方菜的影响,但今年表现不好。”民主村蔬菜加工企业部门负责人董丽分析说,窖储菜一般随着鲜菜价格涨落,今年政府调控措施力度大,鲜菜价格低,同等价格下市民肯定会选择鲜菜,因此使得土豆这样坚挺的秋菜也落价了。

  ●萝卜:不宜过久存放“平来平走”

  萝卜也是窖储菜的主要品种,其中还可细分为白萝卜、青萝卜、胡萝卜等。“白菜、土豆可以在窖里多待一段时间,萝卜可等不了,放时间长糠了没法吃。”在榆树镇新乡村,村长王国良正找人收购萝卜,他希望在年底前将窖储的1000吨各式萝卜销售出去。

  在王国良的菜窖里,记者看到红、绿品种的萝卜十分鲜亮,品相非常好。王国良说:“我秋天从农户家收购时的价格是每斤0.3元,现在每斤售出价是0.4—0.5元,扣除人工费、损耗费基本不赚钱,平来来走了,村里其他菜农的情况基本类似。”国家取消农产品路桥费降低了市场鲜菜价格,窖储菜虽然可以随行就市,但秋天时储存成本太高,导致菜农现在都舍不得出售,希望等到明年开春错时销售,可以多赚些。

  -市场分析

  窖储菜有补贴 口感好不愁卖

  “咱们地产菜有自己的优势,口感好,品质佳,绝对不愁卖。”民主村书记董云宝说,每年这个时候是窖储菜开始大量上市的季节,今年的情况可能跟国家出台的政策有关,土豆、白菜出现了价格低、销量少的情况,但这并不表示窖储菜无人吃了。

  董云宝介绍,很多市民愿意吃地产的土豆、白菜,主要是菜的口感好。民主村的窖储菜基本不使用一粒化肥,菜农们都用鸡粪做肥料,保证了秋菜生产绿色无公害;为了减少白菜在储藏过程中出现的营养损失,窖储环境也在不断改善,如将白菜包上专门材料制成的保鲜袋,修建“气体调控保鲜窖”,调节窖储菜在窖中呼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的过程,经过一个冬天,保鲜效果可达到90%以上,基本和“地头菜”口感差不多。

  “正因为有了农村的储菜基地,哈尔滨人才逐渐告别囤积秋菜的生活。”哈市农委蔬菜处相关负责人表示,据统计今年哈市郊区秋菜的窖储量约为27万吨,比去年增加了32.7%,按正常趋势可保证吃到明年5月。南北蔬菜大流通繁荣了冬季蔬菜市场,窖储菜的行情也是市场规律变化的结果。由于季节原因,哈尔滨少不了窖储菜,它不但为百姓提供了便利,对丰富哈市冬季菜篮子、稳定物价,也起到了杠杆调节作用。

  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为稳定明年元旦和春节节日市场蔬菜价格,哈市将动用400万元价格调节基金对温室菜和窖储菜进行补贴。具体的补贴标准是,加温温室每亩补贴燃煤费用1000元,全市共补贴200万元;窖储秋菜在本地上市的,每吨补贴40元,全市共补贴200万元。“这我们就不着急上火了,政府不但让老百姓吃上了便宜菜,也不让我们菜农吃亏,挺合理的。”菜农董云柱乐呵呵地表示,这两天他打算到村委会去问问,看看补贴啥时能下来。

责任编辑:王凌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