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黑龙江“五大行动”组合拳防控火灾攀升
2010-12-28 08:59:34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米娜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黑龙江新闻网讯 上海静安区胶州路“11·15”特大火灾虽已发生月余,但火灾留给我们的不应是阵痛之后的麻木,有些问题值得我们警醒。由于火灾发生因素多样、责任制不落实等原因,致使我省一些地方火灾隐患仍然存在。“双节”临近,记者从消防部门了解到,我省将出重拳“防控”火灾事故攀升。

  记者在连日的采访中发现,各种新材料、新工艺、新能源、新技术被广泛开发利用,使得导致火灾发生的因素更加多样;有些部门责任制不落实,消防管理混乱,公众消防意识淡薄,自防自救能力不高,一些人员密集场所及高层居民住宅消防设施合格率不足,火灾隐患大量存在。日前,记者在哈尔滨市一居民小区楼道内看到,从1层到顶层消防栓栓内的水枪、水带、阀门等设施已基本丢失,只剩下一个光秃秃的水龙头,三楼和四楼的消防栓箱内堆满了饮料瓶、塑料袋等杂物,成了居民的储物间。同时,一些住宅楼消防栓上锁、私家车侵占消防车通道的现象也比较多。特别是一些居民的消防安全意识不强,有的家庭为了防盗,在窗户上设置了铁栅栏,虽然外面的人“进不去”,但一旦发生火灾,很容易造成被困人员“出不来”。在哈尔滨市某大型娱乐场所内,记者看到防火通道被锁上了。

  省公安消防总队总队长冷俐告诉记者,高层建筑火灾扑救是目前世界消防界公认的三大难题之一。随着我省经济的不断发展,高层建筑越来越多,据统计,全省现有高层建筑近1900栋,仅哈尔滨市就有10层以上的建筑约1000栋,50米以上的建筑约500栋,百米以上的建筑约50栋。从我省高层建筑的现状来看,存在不少问题。一些高层、多层在建建筑工地违章施工,使用可燃材料装修,建筑内消防设施、器材配备不全,消防设施器材被偷盗、被破坏等现象比较严重,有的楼道内堆积可燃物、杂物,挤占疏散通道,有的安全出口被锁闭,有的消防通道被占用,特别是临时停车现象比较严重。物业管理部门、行业监管部门管理责任履行得不够好,群众的消防意识亟待提高。

  近日,省公安消防总队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大排查、大整治、大宣传、大培训、大练兵“五大行动”。组织开展火灾隐患大排查、大整改行动。全省统一开展火灾隐患大排查大整治“一号至六号行动”,对各类商场、市场,宾馆、饭店、公共娱乐场所,高层、地下建筑,易燃建筑密集区、易燃易爆单位,学校、医院,在建工程工地进行全面排查整治。结合火灾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开展第七批重大火灾隐患整治工作。开展高层住宅火灾隐患专项整治,严格督促单位、业主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组织开展消防安全大宣传、大培训活动。近日,省委宣传部与省公安厅在全省范围内联合组织开展冬季消防宣传教育普及工程。面向社会单位,开展消防安全“大宣传、大培训、大演练”活动。面向居民家庭,开展消防宣传“消防安全知识送万家”活动。实施“家庭消防安全计划”,推动全民及每个家庭参与网上消防安全隐患自查和制定疏散逃生预案,并开展演练。大力强化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辖区政府部门负责人、乡镇长、“两委”(居民和村民委员会)负责人、自动消防系统值班操作人员、电工、电气焊工等特种作业人员各类重点人员的消防安全培训。开展公安消防部队“大练兵”活动,重点强化辖区情况“六熟悉”、实地演练、灭火救援准备,强化灭火救援第一出动措施和初战组织指挥。

  冷俐介绍说,从根本上讲,火灾的成因极其复杂,火灾防范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部门、单位、公民等各方面形成合力。发动全民的力量,开展消防安全大宣传和普及化教育,着力解决消防安全责任制不落实、公众消防意识淡薄、自防自救能力不高的问题,使广大群众掌握火灾防控的基本知识和火场逃生自救知识。近日省住房建设厅也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明确要求非阻燃材料不得作为外墙保温材料或防火隔离带材料及密目式安全立网使用,对电焊施工作业、动火作业,施工现场易燃、易爆等消防安全管理等方面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哈尔滨市是工作力度较大的地市之一,市政府组织公安、消防、街道办事处等相关部门对全市高层建筑开展了一次地毯式的排查行动,并逐项解决排查出来的问题。目前正在大力推广逃生自救包,积极倡导居民家庭使用。为解决消火栓内有关设施被盗的问题,哈尔滨市还推广了可上锁的玻璃门消火栓,一些高层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单位与居民建立了联守机制,每天检查、巡查消防器材。如果这些措施能够得到普遍推广,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保障系数将得到提高。

  元旦、春节将至,全省公安消防部队将加大工作力度,枕戈待旦,一旦发生火灾,迅速处置,将火灾损失降到最低。

责任编辑:侯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