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大庆
搜 索
大庆高新区:产业“加速跑” 崛起“生力军”
2010-12-31 09:21:25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李飞 邵晶岩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黑龙江新闻网讯 一场新雪过后,大庆高新区新兴产业园里,世界第三大农机巨头美国爱科集团、世界上最大的农具制造企业挪威格兰集团接踵而至,厉兵秣马,将成为高新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发展崛起的生力军。

  全球500强企业何以青睐百湖大地?格兰集团总裁罗宁一语中的:“政府扶持、经营环境、人才优势,大庆高新区这三个方面都符合我们的要求。”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十一五”期间,大庆高新区经济增速始终保持在惊人的40%以上,5年里净增企业近千家,总数达2488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10家,28家收入超亿元,3家超10亿元。

  今年,高新区就新建、续建2000万元以上各类项目71个,亿元以上项目42个,创历年同期最高水平,总投资301亿元。其中,45个重点工业项目全部开工建设,17个已建成投产。

  瞄准国际前沿 发展高端产业

  国家战略性项目新华08国际石油资讯中心,总投资30亿元。这是新华社唯一与地级市合作建设的系列项目,也是新华社与北京、上海、广州、大庆四地市合作项目中起步最晚,但动工最早、进展最快的。建成后,将向世界传播大庆声音,提高我国在石油和能源领域的国际话语权。

  “十一五”期间,大庆高新区产业项目建设“奇人”式谋划、“铁人”式执行、“巨人”式迈进。瞄准国际前沿,重点发展了石油化工、新材料、装备制造、农牧产品精深加工4个主导产业集群,重点培育了知识型服务业、新能源、生物3个产业,高端制造业、高端服务业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

  形成石油及天然气化工、石油石化装备制造、新材料等特色产业,相继建成蓝星石油大庆分公司、华科股份公司、奥维型材等龙头骨干企业,形成千亿生产能力。

  以大庆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为载体,钢骨架塑料复合管等141个优势项目实现产业化,培育了三维、华创、佳昌等一批骨干企业,形成五百亿生产能力。培育了日月星、银螺、隆赫达等一批骨干企业,形成百亿生产能力。

  培育新兴产业。开发生产石油天然气勘探设备、石油石化装备,培育了华科、久隆、力神泵业等一批骨干企业;以科美达、天翼药业、志飞阿维菌素等为代表的现代医药产业初具规模;以华拓数码、纳奇网络、瑞好风电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项目不断发展壮大。

  建成一批产值超10亿元的大企业,培育了30余件国家、省、市级品牌和商标。今年,17家企业的产品被评为省名牌产品。13家企业先后在新加坡、香港等地上市,累计融资超70亿元。隆赫达食品有限公司成为大庆首家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企业。

  5年来,累计新上工业项目555个,投资总额近140亿元。引进国内百强企业10家,累计引进市外资金156.55亿元。今年上半年,引进项目96个,其中,低能耗、低排放、高科技类项目占到87%以上。

  今年1~9月,高新区软件及服务外包销售收入就实现36亿元,是2005年的18倍;石油化工、装备制造、农牧产品精深加工等重点产业分别实现产值454亿元、55亿元和84.1亿元,是2005年的3.34倍、3.53倍和10.9倍。


  行政效能升级 项目硕果累累

  今年,高新区深入实施抓项目、抓企业、抓品牌的“三百”行动计划,由管委会、党工委主要领导牵头,成立九个工作组“方阵式”推进,真正实现了上面带动下面转,全员盯着项目转,围着项目干,行政效能全面升级,产业项目建设硕果累累,实现了新的突破。一批叫响全国乃至世界的高新技术、大项目、产业基地,纷纷化蛹成蝶,翩翩起舞。

  着眼提升产业层次,推进战略性龙头型项目建设。瞄准现代高端服务业,启动建设新华08国际石油资讯中心项目,预计明年年底前竣工投用。

  着眼价值链高端,推进高成长性项目建设。引导大丰等企业启动建设了年产1万台潜油直线抽油机、年产600台套风机塔筒等40多个市场前景好、技术含量高、发展潜力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潜油直线抽油机项目厂房已基本建成,从德国进口的设备已到位,建成后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潜油直线抽油机生产基地。风机塔筒项目投资2.6亿元,正在进行设备安装,年底前投产。建成达产后,实现销售收入8.5亿元,上缴税金9000万元。赛维普沃公司5MW光伏电池项目,采用先进的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技术,具有快速增长的市场潜力和较强的竞争能力,年底前厂房竣工。

  着眼基地式发展,推进产业链整合项目建设。与世界第三大农机制造商美国爱科集团签订协议,生产大马力拖拉机项目;世界最大的农机具专业生产制造企业格兰集团已注册成立公司,生产高端整地机、收割机、耙地机等农机具;山东金亿已经进驻,生产玉米联合收割机。高端农机具制造基地正在大庆高新区悄然崛起。启动建设了投资3.52亿元的中蓝石化汽柴油加氢、投资52.85亿元的50万吨C4综合利用、炼化公司聚丙烯酰胺等一批大项目,3000吨高纯硅烷气项目制造工艺为国内首创,飞马公司醋酸仲丁酯项目是东北地区惟一拥有此项技术的项目。隆赫达公司投资3亿元在建的年产5万吨果蔬粉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我国最大的果蔬粉加工基地。

  此外,在新材料、新能源、新型环保、生物、信息、高端制造、高端服务业等领域,大庆高新区储备高端产业项目260个。

  年终岁尾,再传捷报:预计全年可实现地区生产总值、技工贸总收入、工业增加值、财政收入321亿元、965亿元、261亿元、16亿元,分别是2005年的4倍、3倍、3.1倍、2.7倍。


  谋划产业定位 打下坚实基础

  立足科学布局,明晰产业功能分区,大庆高新区管委会放眼世界,战略性谋划产业定位,为飞得更高打下坚实基础。

  借鉴国内一流高新区发展经验,聘请北京王志纲工作室、中国长城战略研究所、北京正略钧策等专业机构,大视野、高站位谋划论证产业主攻方向,着力构建石油化工、汽车制造两大千亿主导产业和高端装备制造、高端服务、高端新兴产业三大五百亿高端产业的“两主三高”产业格局。

  石油化工,到2015年,骨干企业发展到450家,实现工业增加值300亿元、销售收入1000亿元以上,建成世界级石化生产基地、国家重要精细化工生产基地和全国化工新材料产业重要集聚区。

  汽车制造,项目全部达产后,形成20万台/年整车生产能力,实现工业增加值280亿元、销售收入1000亿元以上。

  高端装备制造,到2015年,企业达到450家,实现工业增加值140亿元、销售收入500亿元以上,建成东北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基地。

  高端服务业,到2015年,企业数量达到1000家,从业人员10万人,营业收入超500亿元,建成全国新兴软件及服务外包示范基地、东北地区重要的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和中国北方产业金融中心及石化等大宗商品定价中心。

  高端新兴产业,到2015年,企业达到200家、销售收入500亿元以上。

  搭乘上了“磁悬浮”,产业项目“加速跑”,大庆高新区流金淌银。

  今天,咬定“2015年生产总值达到1000亿元,实现翻两番;技工贸总收入实现3500亿元,再造三个高新区”的宏伟目标,大庆高新区当仁不让,正奋力疾行。

[1]  [2]  [3]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韩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