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年三十,退休的文先生在打扫房间拆分变形金刚,电视播放上世纪80年代小品。 东北网记者 隋洪波
东北网2月3日讯(记者 隋洪波)伴随着新年的钟声,中国人喜洋洋开门接“地气”,辞虎迎兔。今年,微博拜年成为最IN方式;手机登陆QQ、MSN移动终端的互联网时代已经悄然来临;老少适宜的短信依然是拜年主流方式,手机短信拜年让祝福满天飞。
微博拜年:今年最潮 写年夜饭评春晚说祝福成微博拜年主题
“玉兔奔逸而来。2011年,你好!”2010年,微博走进哈尔滨市民的生活,成为时下最新的生活方式。新浪网发起微博拜年。一对白发的老年夫妇戴起兔帽子,可亲可爱,引起很多网友围观和转发,传递一种幸福。

大年三十聚餐。东北网记者 隋洪波
在微博拜年中,写年夜饭评春晚说祝福成了主题。“清蒸鲈鱼、拉皮凉菜、油闷大虾、溜肉段儿、熟食小拼。”很多博友同步上传了自家年夜饭的图片。
“智能机器金鱼,还是鱼肚下有磁线圈?”观看春晚时,微博上几乎同步传播解密春晚魔术和春晚幕后故事。
达达兔、潘斯特等网络表情早就大受欢迎。十指紧扣、握拳,竖起大拇指的兔手势,成为今年拜年的新形式。“让玉兔飞。”“兔年,大展鸿兔!”“Happy new year兔 you。”各种图片、表情,文字和符号组成的画面以及特别的兔年新语,在微博上幸福地漫天飞。
哈尔滨网友逸兔儿说,微博拜年通过简单及时的网络文字,个性的语言表达和特色的图片表情,送上新春祝福。这个春节,微博让祝福充满了更多的情趣和快乐。
亲情电话拜年减少 短信拜年依然主流“老少通吃”
新年夜,哈尔滨郭女士在家中接到几个亲人的电话问候以外,手机短信铃声则此起彼伏。省直某单位局机关郭处长,从大年三十中午开始,一直到午夜两点,手机铃声不断,收到了上百条来自各个方面的拜年短信。
“小白兔白又白,蹦蹦跳跳把门开。”哈尔滨退休的文先生接到刚上小学8岁的小外孙马一鸣用手机发送的拜年短信。说起时下的网络拜年,回忆先前的拜年方式,颇有感触,“上世纪60、70年代,大家都按照风俗习惯在大年初一穿上新衣串门拜年。一句恭喜、春节好,坐下吃颗糖,嗑点瓜子,唠点家常。每年初一到初五,基本都在四处走动拜访。如今拜年的程序简化,目标明确。人们在相互祝福,交流情感的同时,更倾向于直接真切表达祝福。”

手机发送拜年短信。 东北网记者 隋洪波
“新春福兔送吉祥,银兔富满堂,白兔送健康,耕兔粮满仓,红兔事业旺。”今年兔年的短信更是精彩纷呈。
“祝你新年快乐,此处省略一万字......”春晚小品《同桌的你》播放完,零点钟声刚刚响过,记者接到大连中国银行一位朋友的手机短信。在新春祝福中,手机短信和移动QQ、MSN是朋友之间交流情感,客户之间沟通联系,同学之间相互祝福的最好表达方式。真诚、幽默、浪漫,极具个性而且极具时代网络语言的短信展现了各自的才华,成为新春拜年民俗一道新景观。
开心种菜:新年礼包 辛勤耕作收获希望
哈尔滨一家中美合资民营企业的中层干部张女士,每天抽出点时间去人人网,已经成为她生活的一部分。在兔年来临之际,她去庄园帮助好友施肥收割劈材喂马。农场每天赠送4个娃娃。如果将其赠送给好友,兔爷将赠送给力的新春种子。她说,“兔年来临,帮朋友料理下庄园,期待春暖花开的新一年。”

新春休假,在网上种菜收获希望。 东北网记者 隋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