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省政协副主席王涛志
黑龙江新闻网讯 在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上,驻我省全国政协委员、省政协副主席王涛志提出,建议采取科学对策,深入开展中俄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优质教育资源,实现高等教育的多样性和跨越式发展。
王涛志对记者说,目前,中俄两国高校交流与合作过程中还存在缺乏长远规划、缺乏有效组织、缺乏互利共赢意识等一些问题。为此,他建议,一要立足长远,不要短期行为。在开展中俄两国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中,应制定长远规划,采取支持知名大学联合培养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建立联合实验室、互派访问学者、加强跨学科交流等形式,加强两国文化领域交流与合作。要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视野下,健全和完善合作办学的法律法规,并建立起向对方通报的备忘录制度及沟通、协商机制,通过广泛深入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新思想的产生和新技术的发明。二要组建团队,减少单兵作战。我国参与合作的院校多集中在北方地区,尤其是东北三省,要根据教育部发展规划,结合国家、省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各高校的实际情况,统筹安排,加强学科群建设,发挥在两国高校交流合作中表现突出的高校的作用,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支持。要采取措施,调整合作办学中专业集中、合作院校区域分布不均状况,特别是要注意选择层次较高且信誉较好的国外合作方,选择有较好市场前景的学科专业,提高合作办学的质量和水平。三要互利共赢,不要厚己薄彼。随着中俄两国在外交、经贸、科技、教育、文化和军事技术各个领域越来越广泛深入的合作和交流,将需要更多学有专长、熟悉俄罗斯国情、精通俄语的各类专门人才。双方应在坚持互利共赢原则的基础上,加强各个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使双方合作领域在横向上进一步拓宽、在合作区域上进一步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