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陶夏新。东北网记者 孙晓锐 摄
东北网3月9日讯(记者 孙晓锐)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上,全国政协委员陶夏新提出,国家应该对商品粮净调出量较大的地区实行利益补偿机制,以促进当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
“多年来,我国这些商品粮基地不断加大耕地保护力度,在自身财力比较紧张的情况下加大投入,把各种资源重点向粮食生产方面配置,失去了农业用地转为工业、商业用地而取得巨大经济效益的机会,财政普遍困难,缺少发展建设资金。”陶夏新委员表示,我国商品量基地发展现状不容乐观。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加大粮食主产区投入和利益补偿”。陶夏新委员发出倡议,从国家粮食安全的角度看,上述投入和补偿应该集中在商品粮净调出量大的省、市、县。
“面对国际上粮食价格上涨,国家粮食安全面临潜在危险的局面,不能掉以轻心。”陶夏新委员建议,国家尽快出台、落实相应配套政策,对商品粮基地省增加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大对粮食流通设施建设的投入,增加仓容规模,并按照商品粮产量对地方财政给予补偿,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保障主要农产品供给和价格稳定,提高地方政府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
“可以考虑按照商品粮调出量确定一般性转移支付的额度调整量,奖励补助的规模和范围,增强商品粮基地省省级财力,专用于粮食生产的补贴。”陶夏新委员出招破题。
责任编辑:韩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