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3月28日讯 连日来,桦川县田间地头到处可以看到农民备耕生产的繁忙景象。截至目前,全县已下摆化肥4.92万吨、农膜451吨、大田种子0.6万吨,可以满足春耕生产的需求。
桦川县针对今年备春耕生产形势,坚持“一耕多备”的思想,立足“早”,突出“实”字,集中一切人力、物力、财力,千方百计抓好备春耕生产。在组织领导上,这个县早在春节过后就多次召开备春耕生产专题会议,安排种植计划,落实备春耕工作任务,并组成9个工作组,深入乡镇、村屯及农民家里,了解备春耕实际情况,研究制定出今年春耕生产的时间表,为适时转入春耕创造有利条件。
在备耕生产中,桦川县积极引导农民进行种植业结构调整。本着优质、高产、高效的原则,重点引导农民向玉米、绿色水稻、万亩瓜菜等特色种植业调整,使产业结构、区域布局更加合理。全县210万亩耕地,今年全年计划种植水稻面积100万亩,大豆面积30万亩,玉米面积70万亩,经济作物和其他作物面积10万亩。
今年,桦川县通过积极争取农田水利项目,加强水稻核心示范区建设,为春耕生产提供坚实保障。日前,三江平原规模最大的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星火乡水稻育秧基地一期工程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可为7000亩水田提供优质秧苗,大大提高水稻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育苗水平。同时这个县还投入资金1200万元,对水稻核心示范区内139条5万延长米斗农渠工程进行了砌衬。目前,桦川县共建设水稻育秧小区215个,建设钢骨架大棚1.3136万栋,水稻大棚育秧面积可实现80万亩,全县水稻育秧大棚全部实现扣棚提温。
全县以科技支撑为动力,结合新型农民科技培训、返乡农民工科技培训和农民科技入户工程等活动,大力开展科技培训工作。县农业部门抽调一批技术精干力量,实施包片负责制,深入田间地头,重点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水稻大棚育秧、叶龄诊断、玉米通透栽培、大豆窄行密植等十项实用技术内容,为农民春耕生产进行科技“充电”。目前,全县共举办实用农业技术、政策法规、特种水产养殖等培训班22期,已培训农民3.8万人次,发放各类技术手册2万多份,县电视台开办“农技之光”专家讲座等农业技术专栏,已播发12期。
桦川县各涉农部门密切配合,及时掌握备耕生产信息,多方互动,形成合力,为备春耕生产“保驾护航”。县工商局、技术监督局分别开展了“放心农资进万家”活动和“春雷行动”,加大执法检查的同时,严格把好化肥农药、种子种苗等生产资料进货质量关,确保广大农民用上“优良种”、“放心肥”、“安全药”。截至目前,全县共出动执法和宣传人员263人次,举办现场咨询15场,接待咨询群众3700人。县农机部门组织技术人员下乡指导机手维修、保养机具,同时督促各修理点开展低价优质的服务,目前已检修大中型农机具7281台套、小型拖拉机6852台套、水稻插秧机2000余台,检修率达100%。水利部门对悦来等四大灌区检修和清淤,为全县水田的正常播种做好充分的准备。金融部门为农民购买种子、农资准备好了充足资金,目前已发放春耕生产贷款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