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江市领导在展会上详细了解播种机的性能。东北网记者 杨林川摄
东北网3月31日讯 (张浩 王立峰 记者 杨林川) 在第二届中俄(佳木斯)农机产品展销洽谈会展厅外,一辆同江农民农机采购团的大巴车格外显眼,来自同江的种粮大户、各农机合作社、农业示范区示范带、场市共建园区、新农村建设试点村的500名农民以及受邀而来的320多名俄罗斯政府官员和企业代表,组成庞大农机采购团,掀起了一波又一波洽谈采购农业机械热潮。
向阳乡辽原村的崔宏艳是一名远近闻名的种粮大户,去年她响应同江市委、市政府号召,大力实行“旱改水”,粮食获得了大丰收。手里攥着卖粮的一沓沓崭新钞票,她又琢磨起利用高科技装备增产的新道路。听说佳木斯市举办中俄农机产品展销洽谈会的消息,她连夜从村里赶来佳市。在展会现场,她在各种新式水稻插秧机、收割机面前流连忘返,详细询问打听机械的性能、功效,并选中了心仪的机械,她的目标是今年实现自家水田从种到收全程机械化。
随着农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同江市农民对农业新技术装备的需求不断增高。同江市有关部门积极组织农机大户参加本次展销洽谈会,选购车型,学习新型农机技术、改善农机装备结构,提高农业标准化程度。三村镇农机大户王洪林激动的说:这次参加农机展销会令我大开眼界,展会上展出了很多先进的农机设备,是我以前见都没见过的。现在农民种地靠的就是高科技,靠的就是大型专业化农业机械,希望以后政府多给农民和企业搭建这样的平台。

同江万华经贸有限公司与俄阿里斯达公司签署6000万美元的出口机械及配件协议。东北网记者 杨林川摄
同时,为做好此次参展工作,同江市组成三个工作组,分赴俄罗斯远东八个州区宣传展销会,分别与政府官员和企业洽谈,向他们介绍佳市农机产业发展情况,宣传佳市对俄农机合作的优势和潜力。为了让同江群众知晓、了解本次展洽会,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宣传媒介广泛宣传,使展洽会影响深入人心。
据了解,近年来,随着对俄合资合作的深入开展和口岸通关环境的改善,同江市已经发展到有20多户企业开展对俄机械、农产品出口贸易。为进一步加大对俄农机出口,全市加大对中俄农机企业的服务力度,多次组织有实力、信誉好的中俄双方企业洽谈磋商,探讨合作途径内容。通过洽谈,最终确定签约额2亿美元。同时该市还组织6户农机经销企业赴展会洽谈,借助展销会这一平台与国内农业机械生产经销企业和国外农机采购商进行合作洽谈,带动机械产品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