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3月30日讯 (白云 记者 王蕊) 山楂本是健胃消食的食物,可若是吃法不正确也能让人长出结石。68岁的李大娘听人说吃山楂助消化,还能降血脂,于是坚持晚上睡觉前吃几粒山楂。不想,这一她自认为是好习惯的做法却让她的胃内长了一个鹌鹑蛋大小的结石,使她受尽了苦头。
记者在哈尔滨市第二医院见到了李大娘,她用手捂着胃向记者说道,一个多月来胃一直是隐隐胀痛,每天还都打嗝,吐酸水,吃东西肚子就胀痛得厉害,总是想吐。这两天突然上腹部剧痛,疼得直不起腰,浑身冒汗,才来到医院就诊。经过医生在胃镜下检查得知,老人胃内长了一个鸭蛋大小的结石,并发现由于结石的反复摩擦,老人的胃黏膜已经出现了多处溃疡。
“山楂的确具有健胃消食、降压降脂之功效,是保健食疗的佳品。”呼吸消化内科主任宗丽艳告诉记者,但由于山楂中果胶和单宁酸含量高,接触胃酸后凝结成不溶于水的沉淀物,与山楂皮、山楂纤维和食物残渣等胶着在一起能形成胃结石,而结石可引起胃溃疡、胃出血,严重的可致胃穿孔及腹膜炎,胃石进入肠道还可能引发肠梗阻,因此孕妇及消化性溃疡患者不宜多食,尤其空腹时不宜食用。
据宗丽艳介绍,近期该院已经接诊三四名因为空腹进食山楂、柿子、黑枣等造成胃结石的患者。其中,多数患者可以通过药物溶石的方式将结石去除,但个别患者结石形成时间太长,而且比较坚硬,需要开刀进行取石。在此提醒市民,食用山楂、柿子、黑枣时,切忌空腹,更要避免与牛奶、红薯、咖啡和海鲜等这些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同食,也尽量不要在晚间食用。当出现胃、腹部经常疼痛,食欲不振、泛酸水、有堵塞感时,要警惕是否患有胃结石,早日就医,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