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4月14日讯 78岁,本应是乐享天伦的年纪。然而,家住南岗区电机新村小区的赵淑珍却每天守在病床前,精心伺候生病的女儿,这样的日子已经过了16年。
刘慧大学毕业后分配到电机厂大机电研究所,生活甜蜜而惬意。然而不幸却悄然来临。1995年,26岁的刘慧患上了多发性硬化症。医生说这种病十分罕见,是神经及免疫系统疾病,几乎无药可治。
病中的刘慧全身瘫软无力,几乎什么都干不了,只能瘫在床上。
面对被医生判了死刑的女儿,年逾花甲的赵妈妈异常坚强:“女儿,有妈妈呢!妈妈无论如何也不离开你。就算我80岁,也要照顾我的宝贝女儿,让你好好的活下去。”
“不能让女儿年纪轻轻就这么躺在床上”,为了让女儿多活动,每天赵妈妈都搀着女儿到外面溜达。说是“搀着”,事实上全身瘫软的刘慧是“赖”在妈妈的身上。赵妈妈1.55米的个头,不足100斤的体重,十分瘦弱,而女儿120多斤的体重全都压在妈妈的身上。赵妈妈咬牙“扛”着女儿出门,每天至少散步两次,雷打不动,每次散步回来,赵妈妈都要歇半个小时才能缓过劲来。
随着病情的加重,到了2003年,刘慧已经不能起身,大小便不能下床。为了让女儿躺着舒服,赵妈妈买来能水洗的太空棉做成尿垫,三四个叠在一起铺在女儿身下。每次女儿便后,赵妈妈马上把湿尿垫换洗了。16年来,赵妈妈亲手缝制了300多块尿垫。
刘慧患病期间多次感染,病情加重,但在妈妈的悉心照顾下,一次次转危为安。
最重的一次刘慧口腔严重感染,淋巴腺肿得跟馒头一样大,嘴张不开,吃不下饭,鼻子也不停流血。赵妈妈跑遍了市里的大小医院,最后医生被赵妈妈的母爱所感动,免费上门为刘慧看病。
刘慧嗓子疼进食难,赵妈妈就像给婴儿喂辅食一样一点点喂她。赵妈妈把各种食物煮熟后,剁碎掺在粥里喂女儿喝。在妈妈的精心照料下,从鬼门关绕了一圈的刘慧竟活了过来。
赵妈妈说,当年为了照顾刘慧,电机厂给她分了套住房。每到逢年过节,单位同事们都会过来探望。16年来,刘慧的高中同学从未间断来家中帮忙,还捐钱捐物。刘慧的黑龙江大学校友们也纷纷解囊相助。省中医药大学的马丽和赵可军医生,经常上门为刘慧免费看病。
赵妈妈说,社会上这些好心人的帮助给予了她更大的能量和信心,“虽然我现在快80岁了,但身体还算硬朗,我一定会和女儿继续快乐生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