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佳木斯
搜 索
桦川智能化工厂育秧提升春耕质量
2011-04-14 09:44:23 来源:东北网-佳木斯日报  作者:张丹 安鸿雁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4月14日讯 连日来,在创业乡堆丰里村工厂化育秧基地里,“智能化”水稻育秧大棚已经开始育秧。

  “育秧最重要的就是控制温度、湿度,以前我们用传统方法催芽育苗,温度、湿度都控制不好,造成秧盘缺苗、死苗,有了这个智能化育秧棚,再也不用为育苗愁了。”村民袁廷友高兴地说。

  据农技推广中心负责人介绍,智能化浸种催芽车间内装有种子催芽恒温控制系统,全部实施电脑自动控制,且能科学地控制和调节机插秧苗的生长温度,缩短秧苗的生长周期,提高秧苗的存活率和质量,促进水稻高产,同时还可提高秧苗抗病能力,提高成苗率,具有省工省本增效的优点。

  为提高水稻标准化生产水平,桦川县大力推广水稻种植先进技术的应用,去年秋收结束后,县委、县政府多方筹措资金,在创业乡丰年村、堆峰里村建设了两栋水稻智能化育秧工厂。今年这两个工厂将完成高质量水稻芽种供给62吨。3月份,桦川县在星火乡建成了高标准水稻育秧基地,占地面积为10万平方米,可以满足3万亩水稻浸种、催芽的需求,目前也已投入使用,在提高水稻产量的同时也鼓起了农民的“腰包”,仅此一项就可实现人均增收1800元。

  在春耕生产中,桦川县还通过开展场县共建,推广利用农场的先进生产技术。新城镇宝山村与宝山农场相邻,今年宝山农场的10万亩水稻全部实行智能化浸种催芽,农场将为宝山村农民提供用智能化育秧催芽的水稻种子。村民们对今年水稻丰产丰收充满了信心,村党支部书记潘云国带领村民在闲暇时间到农场科研中心取经,了解催芽后育苗期的管理要点。通过与农场互通有无,桦川县先进适用技术应用面积达到35万亩,邻近农场乡村的农业科技贡献率可提升一个百分点,实现了水稻育秧现代化生产和服务的新突破。

责任编辑:张喜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