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我省近半数乳企将被淘汰 “新政”致龙江乳业大变局
2011-04-15 10:20:11 来源:东北网-哈尔滨日报  作者:穆巍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4月15日讯 今春,龙江乳制品行业发生“强震”,在这个全国排名第二的乳业大省版图上,63家乳品企业因未能重新获得生产许可证而退市。经历此次政府主导的“大考”后,地方龙头企业也将借势迎来新一轮扩张。然而,近年来频遭三聚氰胺等事件打击的国内乳品行业,能否借行业洗牌之际重新提振消费者信心,仍有待观察。

  近半数乳企遭淘汰

  国家质检总局去年发布公告,要求现行所有乳企重新申请生产许可证。这是一场史上最严厉的“乳业大考”:考官是质监部门,考卷则是国家质检总局2010年11月颁布的新《企业生产婴幼儿配方乳粉许可条件审查细则》和《企业生产乳制品许可条件审查细则》,考因则是近年来国产乳制品行业频频爆发的诚信危机。作为考生的龙江138家乳制品生产企业,他们的成绩将决定今后能否留在这个行业中。

  4月初发榜,我省有75家乳企顺利过关,通过率仅五成多,全省有63家企业暂时或永久离开了这个行业。

  “准生”门槛提高

  根据新规定,乳制品生产企业必须配备相应检测设备,能对三聚氰胺和食品添加剂等64项指标进行自检,不得进行委托检验;凡未重新获得生产许可的,将被依法停止生产乳制品及婴幼儿配方乳粉等产品。

  “这次要通过生产许可证审核,按照规定要添置自动清洗、空气净化、产品出厂检测等设备,至少要上百万元资金。而且新规定对企业的生产厂房、设备、生产工艺、卫生环境和人员培训等方面也有明确要求,对于每年净利润只有几十万元的一些小企业,根本无力承担改造所需的费用。”省奶业协会有关人士告诉记者,此次我省只有88家企业提出了申请并获得受理,50家企业因资金有限或生产规模小选择了主动退出。

  部分出局企业转产

  此次乳业市场洗牌后,一大批企业被淘汰,这些企业的去向、设备如何处理等都有待解决。“国家对整个乳业的清洗行动,淘汰了一批高耗能、落后的企业。不过这些企业的设备陈旧、技术含量低,对大企业吸引力不大,预计兼并重组不会在我省大规模发生。”飞鹤乳业副总裁肖光辉认为,对于无力承担高额产业升级成本而退出的小企业来说,转产不失为不错的选择。据业内人士透露,安达、齐齐哈尔等地已有一些企业计划转产乳饮料和豆粉等产品。

  也有一些不甘心退市的企业仍在进行整改。我省一家知名乳企尽管有4个工厂在整顿中顺利过关,但仍有其他两个工厂因新购置的部分检测设备未到位无法通过审核。这家企业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将在下个月改造完成后重新提出审核请求。

  “过关”企业加紧布局

  在很多业内人士眼中,此次乳品企业生产许可证重审,带来的不仅仅是一次洗牌,更是一次产业整体提升的机会。

  在日前举行的黑龙江省畜牧产业博览会上,乳品企业展台成为关注焦点,飞鹤、完达山、龙丹、贝因美、摇篮等知名地产企业均高调亮相。飞鹤乳业在展会上力推一款高端婴幼儿配方奶粉,其定价直追多美滋等国外品牌。副总裁肖光辉说,乳品行业整顿有利于重塑国产品牌形象,这对龙头企业是重大利好,为此他们新推出高科技含量产品和洋品牌抢占国内一线市场。

  在与洋品牌“扳手腕”的同时,地产企业也加紧调整销售渠道布局。主打国内三、四线城市市场的摇篮乳业正逐步将营销网络上移到二、三线城市,同时增加了网购等新渠道。该企业常务副总经理李佳君告诉记者,上个月摇篮乳业的订单增加了10%,预计还将进一步提升。目前公司已将日产量从100多吨提升到了300吨。

  重塑公信力路还很长

  与乳企加紧扩张相比,普通消费者更关心的是买到的产品是否安全。记者近日在走访我市几家大型超市时发现,美赞臣、多美滋等进口品牌被摆在了奶粉专柜的明显位置。据这些超市的负责人介绍,进口品牌奶粉占奶粉销售量的六七成。一些消费者说,尽管进口奶粉价格偏高,但是家长更在乎的是孩子第一口饭的安全问题。

  对此,龙丹乳业有关负责人说,在2010版的审查细则中,规定企业要对奶粉由抽检变为批检,还规定要在年底前建立产品的电子追溯系统。届时从奶源、加工、销售整个产业链都很透明地呈现给消费者,乳制品将更加安全。

  省奶业协会有关负责人则表示,乳企重塑公信力,不仅仅在于证明自己的质量没问题,而是在于如何让消费者相信乳企具备保证质量水平的能力。对于安全的重视,对于各个环节监控的重视,必须达到吹毛求疵的地步,才能挽回消费者对于国产品牌的信心。

  乳制品短期面临提价

  不过,在重新接受国产品牌之前,消费者恐怕得做好乳制品提价的心理预期。受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去年乳制品行业价格上涨20%-30%。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今年各家乳企均投入巨资进行技改,要消化产业升级的成本,涨价将成为最有可能采用的手段。

  摇篮乳业常务副总经理李佳君告诉记者,受原材料成本上升因素影响,今年乳制品价格上调几乎是必然的。但她并不认为涨价和技改成本有必然联系。她说,企业要按成本核算考虑定价,并不会因为某一因素做出价格调整的决定。完达山乳业有关人士则认为,目前全行业成本压力很大,一些企业可能通过产品细化、提高利润率消化这一压力,而有些企业则可能通过直接提价化解。

责任编辑:张隽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