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4月18日讯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10日,随着郊区、汤原、桦南、桦川、富锦等地掀起造林绿化高潮,拉开了佳木斯市今年完成造林绿化30.6万亩任务的序幕。截至16日,全市已完成造林2200亩。一片片郁郁葱葱的树木,一棵棵野树被搬进城里,标志着佳木斯市离“保护大粮仓,创建园林城”的工作目标越来越近了。
全市各级党政领导率先垂范,尤其是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年年带头履行植树义务,并多次对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和生态建设事业作出重要指示和部署,全社会各界力量积极响应号召,投身造林绿化中来。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30年来,全市累计有近2500万人次参加义务植树活动,完成义务植树近亿株,使全市森林面积和林木蓄积量不断增长,截至2009年底,全市森林面积达66.76万公顷,林木蓄积量2494万立方米。
在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推动下,全市通过义务植树基地建设和造林绿化机制的不断完善,使城市周边的荒山和废弃的荒地披上了绿装,有效地改善了城市周边的面貌。近年来,全市以“创建国家级园林城市”为目标,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民推进城乡绿化一体化建设,努力打造良好的人居生态环境。截至目前,全市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0.3%,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3平方米。三年来,全市累计投入造林绿化资金2.5亿元,共完成造林绿化70.1万亩,占省计划的66万亩的105%。全市生态建设从城市到乡村呈现前所未有的发展热潮。
全市造林绿化工作一直坚持“谁造谁有,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各地结合林权制度改革,积极探索建立推动造林绿化又好又快发展的长效机制,实行了林地承包、合理串地、优先采伐、造林奖惩等机制政策,有效地调动了广大群众参与造林绿化的积极性。同时,全市坚持以大工程带动大发展的造林绿化指导思想,各地、各部门结合实际,合理规划、全面实施,分战线协同作战。三年来,全市共绿化道路1970公里,面积为3.8万亩;绿化村屯1144个,面积为6万亩,全面提升了绿色通道和村屯绿化建设水平。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绿色通道建设5285公里;驻佳部队不仅认真完成军事管理区生态林建设,还积极参与地方义务植树工作;水利部门高标准地对江河沿岸、水库周边进行水土保持林建设;共青团、妇联等部门积极倡导广大妇女、青年保护环境、宣传环保、认植认养树木,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青年林”、“巾帼林”等各类纪念林的种植活动。
连日来,随着富锦市二龙山镇到建三江的9.7公里景观路等一批“标杆林”的诞生,抓重点、抓特色、抓精品业已成为全市各地造林绿化的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