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齐齐哈尔4月19日讯 “两块砖,一个坑,蛆蝇孳生臭哄哄。”这是过去农村厕所的真实写照。然而近年来,随着齐齐哈尔市新农村建设的稳步推进,农村环境有了很大改善,这种茅坑近乎绝迹,取而代之的是标准化建设的环保厕所。
“这个厕所就是好,既宽大,又没有臭味,厕所是由贮粪瓮、溢流管、发酵瓮组成,经过发酵的粪便可直接上到地里,方便得很。”4月13日,龙江县景星镇景星村村民杜宝泉高兴地在自家建成的“双瓮式无害化厕所”前向记者讲解着这个厕所的功能。
据景星村村支部书记张景峰介绍,这种双瓮式无害化卫生厕所大约2平方米,洁净、环保、无异味,可防止蚊蝇孳生及传染病的发生,同时能够肥田,非常适合农村居民使用,被称为环保厕所。2009年起,景星村开始投建“无害化厕所”,每个厕所需要投资1800元左右,其中,国家投资400元,省、县各配套投入100元,村里配套投入1000元,农户只需花200元。截至目前,该村已建设好40座无害化厕所,今年准备再建设20座。
“小厕所”带来“大文明”。“厕改把我们的习惯也渐渐改了。”采访中,一些村民深有感触地告诉记者,改厕之前,总觉得自己是农村人,没那么讲究,也没法讲究。而现在,看到厕所都变得那么干净,院子里其它地方的卫生自然也得努力搞好,要不根本不配套啊!
市爱卫办主任侯丽娜表示,修建无害化卫生厕所既避免了过去旱厕对生活水源的污染、改善了农村群众的生活环境,又切断了相关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对提高农民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意义重大。截至目前,齐齐哈尔市已全面完成27688座农村改厕任务,其中国家投资1107.5万元,省配套投入276.88万元,县(市)区、乡、村和农户配套投入大约1938万元。2万余户农民告别了旧式旱厕,成为了此次农村“厕所革命”的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