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4月20日讯 俗话说:“上什么山唱什么歌。”绿化也是一样,要根据不同的条件栽种不同的树种。近日,记者采访了哈尔滨市园林部门的相关专家,请他们详细介绍了哈市街道新植树木的分布情况,以及为什么要在这些街道栽种这些树。
道里区 在中医街上栽种水曲柳
今年道里区在栽种杨、柳、榆等传统树种的基础上,还将大量栽种偃柏、水曲柳、云杉等树种,以丰富街路绿化树种。同时,将在尚志大街栽种蒙古柞树,在经纬街栽种五角槭,以稀树草坪的形式形成植物景观。
据道里区城管局园林科科长卢文斌介绍,今年道里区对一些原有街路的树木补植还是以杨、柳、榆为主,新树种主要栽种在尚志大街、经纬街、中医街等街路。这些街路原有的树木也是柞树和槭树,现在栽种主要是为了整体美观;在中医街上将新栽水曲柳,这是根据市民的要求选种的,原因是这条街缺少绿荫。去年道里区路改工程比较多,形成了北安街、大民兴街等无树街,根据道路改造情况,新的行道树将栽植胸径约12-15厘米的垂柳,柳树比较适合哈市的气候环境,能形成成片的绿荫,居民也比较喜欢。
南岗区 在哈西客站周边区域种植山刺槐等
今年南岗区在全省范围内第一次引入馒头柳,而且在哈西大街、哈尔滨大街等哈西客站周边区域,种植黑皮油松、樟子松、云杉、水榆花楸、金叶榆球、山刺槐、暴马丁香、拧劲槭、白桦等树木。
记者从南岗区园林局了解到,哈西客站周边的新植树种比较多,会给人一种立体绿化的感觉,如:在哈尔滨大街上有乔木白桦,也有丛生白桦,而且绿化和彩化相结合,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花园街新种的馒头柳胸径13-15厘米,这种柳树耐寒、吸水性强、树冠较大,冠幅大小相似,整体绿化效果较好。
南岗区园林局绿化科科长王长山介绍,选择在花园街上种植馒头柳还有一层用意,就是为了增强绿化效果。柳树的绿化时间是比较长的,而馒头柳的绿化效果更好,因为它绿得最早,落叶最晚,目前,哈市的树木大多没有萌发绿叶,它已经有点绿了。馒头柳是目前哈市所有树种中绿化时间最长的。
香坊区 观赏山榆可去香滨路等10条街路
今后观赏山榆可去香坊区的10条街路:香滨路、规划路、西三辅街、动力东西路、六顺街、司徒街、松新街、松乐街、乐园南街、文端街。
香坊区园林管理办公室计划工程科科长陈杰介绍,此次栽种的山榆胸径13-15厘米。香滨路、规划路等都是交通干线,路边没有绿化会影响城市的总体形象。经过今春绿化之后,这些道路的面貌焕然一新,对城市的通行环境和居住条件是一个提升。
“山榆的冠形特别漂亮,而且夏绿、秋红,能为城市提供不同的景色。同时,哈市曾被称为榆都,山榆可以说是榆树中的经典树种,越老越珍贵,不论到什么时候都不会过时,选择栽种山榆也是想为哈尔滨恢复榆都的美名做一点事情。”陈杰说。
平房区 新植树木和公园相互映衬
今年平房区新植的柳树和榆树都是本地树种,分布在刚刚完成路改的双拥路和建安街上。
记者从平房区园林局了解到,此次栽植的家榆和垂柳胸径13-15厘米。双拥路和建安街是平房区新修的街路,街路上原有的树木在路改时被移走,由于近些年来多是冷冬,考虑到行道树木成活率的问题,所以选择栽植了哈市最常见的家榆和垂柳。建安街修好之后,还新建了一个小公园,新植树木和公园相互映衬,别有一番情趣。
松北区 在道路两边栽种白桦和云杉
今年松北区的道路绿化将选用杨树、柳树、白桦、云杉、水曲柳等树种,计划新增绿地16.7公顷、新植树木2万株。绿化的两个重点区域是松北大道和文化中心,将在道路两边栽种白桦和云杉。
“经过今春绿化之后,道路两边的白桦枝干挺拔,树形美观,将与周边的云杉等形成一幅高低错落、交相辉映的水墨画。”哈市松北区园林办负责人说。
在江北的文化中心附近,今年将栽种白桦、云杉、灌木和水生植物。5.9万平方米的水生植物将成为沿江景观带。目前,该景观带已施工一个多月,计划在6月中旬完成水生植物的种植。
呼兰区 观赏花灌木可去8个生态村
今后观赏银中杨、小黑杨等乔木,以及桃红、丁香、连翘等花灌木可去呼兰区的8个生态村:孟家乡和平村、腰堡街道三家村、大用镇刘家村、康金街道王佩村、杨林乡七佰村、二八镇阿堡村、沈家镇三家村、石人镇城子村。
据呼兰区林业工作总站站长杨德民介绍,今年呼兰区将完成总造林2.4万亩、新植树木260万株的目标,共绿化村屯120个,重点抓好8个村屯的惠民工程,建立8个生态村。选择栽种银中杨、小黑杨等树种是因为它们属于乡土树种,非常适合呼兰本土栽种。选择桃红、丁香、连翘等花灌木则是因为它们的花期不同,连翘4月开花,而桃红、丁香均在5月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