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4月25日讯(钱立文 记者 孙晓锐)60多头黑白花、红白花改良肉乳兼用牛,有的悠然吃草,有的追逐嬉戏;牧羊犬威风凛凛,尽责地守护着牛群;主人拴好牧牛的坐骑枣红马,给牛拌料加草。在五大连池市团结乡永生村肖庆斌家崭新的砖瓦房前开阔的田园里,一派家庭牧场的鲜活画面跃然眼前。
近年来,团结乡通过政策扶持和加强引导,在农村经济发展中不断提高畜牧经济比重,鼓励养殖户以家庭牧场的形式,将“农、牧、加”等环节有机结合,突出示范性,拉动畜牧产业升级。这个乡依托背山面水、草原广阔的环境优势,确定了以“两牛一羊”为主、特色养殖帮衬的畜牧经济发展思路。认真落实兑现各项惠农政策,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加强防、检、治、繁等方面的养殖技术支持,健全完善了市、乡、村三级畜牧技术服务网络,实现了繁育改良、防疫灭病、信息咨询、常规治疗不出村,基本满足了畜牧业发展的需要。全乡可繁母牛全部采用人工受精、冻精配种,以西门塔尔等优质品种结合本地牛改良后,牛的耐寒、抗病能力增强,生长周期短、肉质好,养殖效益明显提高。在种植业上加强引导养殖户种植优质牧草,推广饲料青贮技术,同时优先向养殖大户发包草原。乡政府还与周边市县、农场的畜牧交易大市场、屠宰加工生产企业积极对接,畅通销售渠道,确立相对稳定的供求关系,提高畜牧产品附加值。
按照肖庆斌的换算,出售一头一岁的商品牛可获利润3000——4000元,而他的牧场每年出栏要超过30头,实现效益10余万元,比起单独耕种承包田的收入高多了。看着肖庆斌发牛财,身边的乡亲们也踊跃地搞起了养殖业,仅去年以来,就有3户邻里街坊从他的牛群里挑选了基础母牛和种牛去养殖繁育。目前,团结乡肉、乳牛存栏量达到2000头,山绵羊存栏12000只;涌现出像肖庆斌一样的畜牧养殖大户46个,并且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