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4月26日讯 记者从依兰县政府获悉,近日依兰县依兰镇内局部街区发生水质污染,导致2675户居民饮水受到影响,居民出现腹泻、腹痛症状后,当地政府部门查出水质污染源系局部管线老化,污水渗入造成。目前,县委、县政府启动公共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通过开通就诊绿色通道,设立临时供水点等方式确保居民及时救治和用水安全。
记者了解到,截止到25日17时,自污染源切断后,受污染的7个区域中已有2个区域水质达到饮用水标准,恢复供水,其它5个区域的水质出现明显好转。预计治理工作可于26日上午8时结束,进行供水检测,如水质达标即可恢复供水。
依兰县现已在污染区域设置了6处临时供水点,确保污染区域内临时用水24小时保障供应,尤其对278户取水有困难的特殊群体实施包保到户,确保全部吃上达标水。截止到25日17时,已向受污染区域居民提供临时供水600余吨。同时加大市场瓶装水监管力度,积极组织货源,保证市场需求,并保证一定库存,严厉打击哄抬物价行为。
目前,镇内居民情绪稳定,生活安定,秩序井然,因饮用水污染而产生不良反应的18名门诊就治人员已痊愈。县长办公、疾控中心和供水公司三部热线已经开通,政府网站每天公布事件进展信息,便于市民与政府及时沟通,了解事态进展。
责任编辑:王凌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