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4月26日讯 (记者 吴萌 王蕊) 近期,媒体对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行为进行了集中曝光,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记者从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了解到,该部门正对餐饮服务环节使用食品添加剂情况进行深入检查和专项整顿。截止3月底,该部门已检查餐饮单位23020家,罚没10公斤超期、无明显标识的食品添加剂共涉及总货值金额近两千元,罚没款共计4.3万元。
自2009年起,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开始承担餐饮服务环节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自承担此项监管工作以来,该部门每年都会组织开展食品添加剂使用专项整治工作,并要求各地市严格查处餐饮单位采购和使用非食用物质及滥用食品添加剂等违法违规行为。去年,该部门共检查餐饮服务单位67731家次,处罚违法违规经营行为3437件,限期整改1824家,并对整改情况进行了跟踪检查。
在整顿过程中,全省食品药品监管部门重点监管“源头”和“过程”两方面内容,即对餐饮服务环节索证索票制度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现场监督检查餐饮服务单位是否有使用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行为,对重点食品品种开展监督抽验,其中,食品添加剂是主要检验项目之一。截至3月末,今年全省已出动餐饮监管人员13477人次,检查餐饮单位23020家,查处案件34起,下达监督意见书86份,整改意见书208份,其中,罚没10公斤超期、无明显标识的食品添加剂共涉及总货值金额近两千元,罚没款共计4.3万元。
因食品添加剂监管涉及多个部门,今年,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与卫生、工商、质监等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切实加强食品调味料和食品添加剂监督管理的紧急通知》,部署了在全省开展食品添加剂使用专项整治工作,目前,该局已派出3个检查组,完成了对32家省管餐饮服务单位的食品添加剂专项检查工作。接下来,将重点针对餐饮服务环节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行为等行为开展专项整治,确保食品来源可追溯、使用有记录、安全有保证。